从2012年开始,上海推出了“设计地图”,一本介绍上海这一年不能错过的100处设计风尚之地,这100个空间涵盖了“聚”创意设计时尚人群最爱集聚的场所;“购”极富设计感,让人愉悦的购物空间;“食”设计与美食共存;“住”赏心悦目令人惊奇的居住环境;“品”感受设计与品位兼顾的去处。
随着两年的评选和发布,设计正推动着这座城市越来越有味道,每年都会有百余个新的空间诞生,这些空间都有一个特点:“富有设计,特立独行”,随着新空间的不断涌现,老场所再设计,上海已然形成以街道为特色的区域,无论是有百年历史的武康路,还是老空间再造的泰康路,这里即保留了历史文脉,又增加了一系列的创意设计色彩,于是2014年,上海将不仅仅推出新版“设计地图”,并已启动了一场全民推荐“设计新干线——那些有腔调的上海马路”。
作为2014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系列活动“创意新干线”在7月启动后,一个月内在微信和活动周官网晒出了四十多条街道,获得了极好的反馈,日前正在活动周官方网站与微信进行投票,最终将确立“年度设计十街”。
创意让街道有了风格和氛围
最具创意的街道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让人走在街上便不由自主地多了一份特别的心境,比如有着“幸福标签”的甜爱路。茂密水杉勾勒出的绿荫大道、老上海的连排别墅、寄托爱意的情人墙、精致的瓷艺小灯、装饰在围墙上的瓷画和画上关于爱情的名家妙语,甜爱路上的浓情蜜意不只来自那个爱心邮筒和镶在地上的那一对爱心环。收集情人心语的爱情日记、抒写幸福的“甜爱”明信片、甜爱路的专属幸福邮戳,在这家名叫“甜爱lounge”的充满英式小资情调的店中,你可寻得你想要从这条马路中收获的浪漫。而“觅糖记”是甜爱路上的另一道风景,觅糖觅糖,寄托的更是一种寻觅甜美爱情的少女情怀。
再比如,这几年渐成气候的南昌路,这条闹中取静的小马路,融合了时尚、人文、科技三种情怀,既有去年新开张的时尚商城iapm,又有市井气息浓重的上海小弄堂。老式住宅区保留着历史风貌,沿街则是一间间时尚小铺:服装店、甜品店、买手店,甚至还有占卜店。最潮的年轻人爱在这里逛街,在此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则在路边支起桌子打牌,混搭得活色生香。
设计让马路有了辐射的张力
最富设计感的马路,因着设计而有了无限的张力,辐射到隔壁再隔壁的街区。于是,便有名声在外的8号桥。
位于建国中路的8号桥一期时尚创作中心,是由原来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老厂房改造而成。8号桥内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既富有艺术感,又不乏实用性。8号桥在改造的时候把老厂房的砖墙、管道都留存了下来,并注入了全新的元素。使之在沧桑之余多了一丝时尚。8号桥2期与3期的成功打造塑造了以创意园区引领的创意街区和创意城区建设的城市典范。
同样一条只有6米左右宽的汾阳路,这里曾是法租界,也是犹太人集聚地,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的10号楼过去就是犹太医院。而上海音乐学院也曾是犹太人聚集的场所。位于汾阳路79号是素有“海上小白宫”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在这里互动与交流。
由于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艺术研究所的存在,这条路上开了许多琴行和音像店,让这条蜿蜒的街道更显韵律。琴行里选琴的琴童、路边背着吉他走过的青年,整条街道都蔓延着艺术的芬芳。也许今天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个人,会是下一个乐坛大师,谁知道呢?
马路是城市的动脉,而设计能赋予动脉活力,今天越来越多的马路开始有了自己的腔调,挖掘你所爱的那条马路故事,留意马路上那些无意或有意设计的小景,走进这条马路上不同类型的店面,说不定惊喜就藏在那看似朴素的大门背后!走上去,走进去,你与你所爱的那条马路一样有腔调!关注“设计之都”微信,为你认为有腔调的马路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