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善意”不善
莫迪此次到访引起日本媒体广泛关注,认为日印关系将有新的提升。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0日傍晚在京都举行非正式晚宴,欢迎莫迪来访。31日,安倍还将亲自担当向导,带莫迪参观京都近郊的设施。安倍希望用行动展示“待客之心”,体现出两国首脑的亲密无间。日本媒体说,首相前往东京以外的城市举行非正式晚宴招待外国政要的做法非常罕见。
莫迪将于31日下午前往东京。9月1日下午举行日印首脑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他还将出席与日本经济团体的午餐会并发表演讲,9月3日结束访问离开日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赵干城表示,安倍打破常规接待莫迪来访,想显示“善意”。不过日本政客的“善意”通常是来者不善,别有所图的,相信印度也有清醒认识。
双方互有所需
赵干城认为,莫迪此访旨在为印度铺平“大国外交”的通道,新上台的人民党政府有振兴经济的重任在身,莫迪此行也是寄托了对日本资金和技术的期望,经济合作无疑是居首位的。莫迪此次带了数名亿万富翁及印度工业界领导人同行,将重点在促进日本核能和新干线出口印度等问题上展开讨论。
而日本对印度则似乎有更为“宏大”的意图。日本希望印度成为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后首先购买日本军火的买家,其目的恐怕还不是赚钱,而是希望借此在国际军备市场上亮相,同时在政治与安全问题上拉印度“入伙”。此外,向印度出口核反应堆、与印度签订稀土供应协定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等大批项目,在日印战略合作关系的旗号下,成为东京期望的目标,在此之上,则是安倍竭力编造的所谓“共同价值观”同盟。在日本看来,日印关系的价值很高,希望通过两国强化合作,联手抗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难改印度方略
赵干城说,安倍在亚洲奉行的“唯恐天下不乱”的方针可能给印度政客提供一些新思路,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的方略。
印度奉行独立外交政策,希望跟所有大国建立合作关系,因为这最符合印度的利益。在历次日印首脑会晤中,印度强调的重点都是经贸投资、技术引进,印度也感谢日本向其提供开发援助,但更希望日本有更多的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安倍试图打造的“安全战车”,印度会谨慎应对。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孔达帕利说:“印度和日本防务会谈将是象征性的,不会有实质内容。”
日印“同床异梦”是当今亚洲地缘政治的现实,这是由双方利益不同所决定的,但究竟是“同床”更多一些,还是“异梦”为主,则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密切观察。
本报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