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烤羊肉
钟洁玲
  ◆ 钟洁玲

  烤羊肉不同于烤羊肉串。羊肉串用钢钎穿成串,可直接架在火上烤。烤羊肉的肉却是丝丝条条,只能放在一只炙子上烤。南方人没见过这炙子,看着它就像从前大街小巷里的沙井防堵地漏。炙子铁条间缝很窄,既要让火苗蹿上来,又要保证羊肉丝不掉入炭火里,羊肉被烤得冒油冒烟滋滋地叫,油星子滴入炭火里,溅起一串火苗,火苗蹿上来舔着羊肉,互相撕咬纠缠,这时香气最盛,盛得满街焦香,闻者一下就饿了。

  烤羊肉最初是穷人的美食。1848年,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边来了一档烤肉摊,小贩姓季,每天用人家卖剩的羊肉边脚料切成丝丝条条,拌上酱油、芝麻油、姜汁和醋,腌上一阵,放到炙子上烤,一边烤一边洒上葱丝,执一支长铁叉翻翻拨拨,羊肉丝烤熟了再撒上一把香菜。那时候来路边摊上光顾的,多是苦力脚夫,他们买不起整块羊肉,就吃羊的边角剩料,跟季师傅说,来四两吧,有的甚或二三两。季师傅按量切给人家,多少无拘,照样放炙子上烤,工序一道不少,烤好了撒一把香菜,放到一只只敞口的烧饼里递给人家,这塞满羊肉丝的中式汉堡,油滋滋热烘烘香喷喷,咬一口啊美得欲仙欲死。

  1927年第三代季师傅掌勺,搭一个铝板棚,内摆放8张桌子,“烤肉季”便从摊商变成坐商。又过了18年,终于筹足钱银在银锭桥旁买下店铺,从此登堂入室,把烤羊肉变成无人不知的清真美食。

  北京人喜欢搞名堂,比如把烤羊肉的口味按照烤的程序及调味,分成老、嫩、焦、糊、甜、咸、辣等若干种类。再比如,把吃法楞是分成文吃和武吃。文吃就是不劳自己双手,让店家烤好了肉再端上来。武吃呢,就是自己动手DIY了。这个动手架势大于实际,五六条汉子围着一只大炙子,每人手执一根一尺二寸的“六道木”,儿戏般地撩拨着炙子上的羊肉,边撩边划酒,一只脚还要踏在条凳上,三两下手势,羊肉就熟了。此时个个满脸油光,很爷儿们也很土匪。可惜这种痛快的吃法已成过去。烤肉季今天是五星钻石食府,来者斯文高贵,烤羊肉的炙子干脆就换成平底锅了,那种烤得羊肉滋滋叫、火星四溅的情形无复再现。它已经与穷人无缘:且不说一份烤羊肉起点要一斤;一小碟青菜,竟然也要价52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中国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独家专访/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晚夏与龙井
阿宝两只脚 凳子四只脚
休眠与澎湃
无题(364)
文化的精神
烤羊肉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B06烤羊肉 2014-09-14 2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