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本市不少社区都有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的服务,很受欢迎。但一些有需求的老人,求助于这项惠民措施时,却没了头绪:因为这些老人和家属对本地区的爱心助餐项目了解甚少,都不知该到什么地方去申请登记。最近,我为家中老人落实爱心助餐的过程,颇费了一番周折。
我们家中的一对老人是与子女分开住的。最近,老母因病住院,没人照料年逾九旬的父亲,父亲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了,特别是一日三餐,平时都靠我母亲安排,如今吃饭成了大问题。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无法顾及那么多。于是,我们想到了社区里的爱心助餐。因为不住在同一地区,我问我父亲:“你们社区有没有这惠民措施?在啥地方登记?”老人讲不清楚。我只好自己抽时间去寻觅。先找到宜川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事员说要到地区老年协会去问。七转八弯,我终于在宜川一村小区里找到了社区老年食堂,与工作人员一交流,我才知道,这里的送餐服务已有好几年,主要针对本地区行动不便或有助餐要求的老人。由专人专车负责送上门,且目前主要供应午餐,如有需要也可一次送两餐。家中老人的就餐问题迎刃而解了。
高兴之余,我想到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在社区办了好几年的老年食堂和爱心助餐服务,却有很多老人不知?不可否认有些孤寡独居老人,由于长期独居,对外界了解甚少。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社区的一些部门能否把好事办得更完美些?比如居委会常深入居民家中,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有此需求的老人,主动帮他们解决问题。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社区老年食堂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饭香也怕巷子深”,该吆喝的要吆喝,让一些为老服务的措施惠及更多老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