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孤老送餐,是她的事业
若然
  若然

  在金山南圩居民区,生活着一位平凡的孤老——94岁的范亚芳,她是邻居们艳羡的“福气人”。爱心店主欧阳英11年的贴心关怀,令老人的晚年备感温馨。“怎么样,咸不咸?”“不咸,正好。”看着范阿婆大口吃着热乎乎的汤饭,一旁的欧阳英掏出手帕为老人擦拭嘴角的汤汁。这温馨的一幕,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范阿婆家。这两位主人公毫无血缘关系,出于一份爱心,欧阳英每天一日三餐送饭上门,更出于一分不忍,一送就是11年,她用温暖的力量融化了老人内心的孤独。

  欧阳英是当地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娘,与范阿婆结缘是个偶然。1998年,欧阳英在南圩居民区开了一家名叫可鉴的小吃店。她常看到一些老人,或孤零零一个人吃饭,或因为舍不得三元、五元,进了店又转身而出。欧阳英是个“大块头”,嗓门也“豪放”,却心地善良。她决定凭己之力,为居民区的老人做点好事。欧阳英把想法告诉了居委干部,并了解到小区里有一男一女两位困难孤老,均无儿无女,吃饭常瞎凑合,急性子的她坐不住了,拉着居委干部就去拜访两位老人。“我记得当时范阿婆紧紧拉住我的手,嘴里一直叫着‘妹妹,谢谢’。”11年前初次见面时的场景,欧阳英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就是那句话,让她暗暗下了决心,送餐上门,而且要送最好的。

  就这样,欧阳英开始了送餐行动。少油、少盐、少糖,明日早饭小笼……每天,她都要在随身的记录本上写上这么几笔,对老人的饭菜,她总是加了很多心思,一点也不马虎。每天早中晚,一到饭点,她比闹钟还准,有时实在忙,抽不开身,就委派店员送餐,她总要反复叮嘱,生怕做得不到位。一年又一年,男孤老辞世,欧阳英就把双倍关心加在范阿婆身上,阿婆想吃什么,就满足什么。

  “我会一直送下去!只要小店开一天,这份‘事业’就不会断。”在欧阳英心中,为孤老送餐,已是她的一份事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中国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独家专访/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要闻
饭香也怕巷子深
为孤老送餐,是她的事业
为老送餐要还是不要?
政府购买服务 为老送餐到家
居委会要发挥联动作用
村里送的饭,很合口
道德讲堂颂扬古稀志愿者
乡下老伯办军用模型展
杨浦举办居家养老技能培训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B13为孤老送餐,是她的事业 2014-09-14 2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