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已经坚持了20年,蒙主办方的诚邀,我荣幸地当过几届展演的评委。这次当评委,看了12台戏,也很开心。当儿童剧展演活动的评委,要赶场子,挺累的。因为要照顾各区的孩子,不少的演出剧场在市郊。有一次到宝山文化馆看戏只有一个多小时,路上来回却花费了两个多小时,但看了一场好戏,值!
和孩子们一起看儿童剧,让我这个奶奶级的观众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童真的单纯和欢乐,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在戴红领巾时,我第一次看话剧,就是看儿童剧《马兰花》,从此爱上了戏剧艺术,想不到成年后和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看儿童剧,剧场内的互动气氛特别浓厚。现在的孩子能接触到多种文艺样式,经常看电影、电视、iPad等,但坐在剧场里看戏,和看影视不同,能看到活生生的真人表演,台上台下当堂交流呼应,游戏性、参与性强。孩子们单纯天真、爱憎分明、反应强烈,台上演员在笑,台下观众也笑得欢;台上演员伤心流泪,台下一片哭声;戏中的“小学生”下场时没拿书包,台下小观众大声提醒:“别忘了书包。”当戏里的角色招呼小观众上台帮忙时,一下子呼啦啦跑上去几十个。
这次展演的12台戏体现了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原创新编剧目占了三分之二,舞台呈现大多用上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虽然剧团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每张戏票仅售20元,而演员的付出却是超强的。一场戏演到后半段,往往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一个下午要演两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一丝不苟地为孩子们献上美味的精神大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看过好几个剧种的演出,这次看昆剧的儿童版,台下反响之强烈前所未见。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身手不凡,金箍棒飞舞,斩妖除魔,孩子们大声叫好;武打场面激烈勇猛,剧中的“踢枪”表演,一人应对六人12根枪,从容不迫,踢得眼花缭乱,孩子们不断鼓掌惊呼。这出戏既让他们从小接受昆剧的启蒙熏陶,也让他们在愉快的艺术享受中,分清了善恶是非。据说,这台戏的市场收益也不错,每天演两场,演出任务已一直排到年底。儿童剧独特的审美价值,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文艺样式所不能取代的。
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彩虹》,取材于当代中学生的生活,为大城市与山区的孩子搭建了一道心灵的彩虹。剧中上海闹市与云南大山的场景变换灵动,还用上了视频通话,颇具时代感。还有少儿武功剧、少儿京剧、木偶剧等丰富多样的戏剧样式,各具特色。山东济南儿艺创排的多媒体儿童剧《乌龟也上网》别出心裁。这是一部魔幻主义题材的作品,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在哪里?由金坛市华罗庚艺术团带来的《长荡湖来的女孩》,是一部原创新编的儿童音乐剧。真实感人,有现实教育意义。这出戏的演员表演纯真可爱,歌舞好听好看,舞美设计和多媒体等综合艺术的呈现,都非常出色。
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已成为全国儿童艺术表演团体争相参加、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活动。希望它能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一个品牌,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十日谈
蓓蕾之歌
儿童剧是孩子们的“特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