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四部门联合发布通告指出,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14年12月1日前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通过驻外使领馆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自愿回国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此前,7月22日,公安部已在全国部署“猎狐2014”专项行动,要求全国公安机关从即日起至年底,集中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行动。通告发布当日,全国公安机关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128名。
7月22日以来,公安机关已从美国、加拿大、西班牙、阿根廷等57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经济嫌犯329名,其中潜逃10年以上的超过20人,149人为自动投案,自动投案自首人数占总人数一半。
【相关链接】
嫌疑人在海外如何生活
“猎狐2014”行动办案人员曾透露,有“狐”见到公安人员后,是非常亢奋的状态,拉着公安人员讲了许多家乡的事情,直言在海外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外逃嫌疑人在国外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南开封人李某因涉嫌经济犯罪,2005年外逃至阿尔及利亚。李某在被遣返后称,“刚到国外,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夜里常噩梦连连。后来找到了一份工作,给当地一个建筑工地的包工头开辆破普桑轿车,过起了车夫的日子。”
有孝感籍经济犯罪嫌疑人也在回国后自述,在国外餐馆刷盘子、洗碗,受人欺负,却不能跟人争吵,“因为没有身份,别人随时可以告你”。
安徽蚌埠的王某因涉嫌非法集资外逃泰国,在泰国其银行卡被冻结,身上现金越来越少,最后只能每天吃泡面充饥,每天只吃一碗方便面,也不敢出门。办案人员称,抓到他时,他身上仅剩6000余泰铢,折算人民币1200元钱。办案人员从他屋内发现记着骑行路线的笔记本,王某打算从泰国骑行到缅甸,再从缅甸偷渡回国。
“猎狐2014”办案人员还从泰国劝返涉嫌经济犯罪的张明一家三口。张明的妻子介绍,外逃中全家人吃了四个月的黄瓜,“中午拌黄瓜,晚上又拌黄瓜,不舍得买菜。”张明的女儿也哭诉,“每天都吃黄瓜、青菜,语言不通,我很想我朋友,我每天吵着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