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江苏省灌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接到市民举报,称某农贸市场有人销售“假牛肉”。接到线索后,检查人员很快在牛肉经销户徐某、任某分别开设的门市部内发现了被举报的“假牛肉”,并查扣了两家门市部尚未销售的近900公斤“假牛肉”。
经检查,这些“假牛肉”是通过非法渠道从巴西进口的。2012年底,巴西成为疯牛病疫区,我国明确规定不得销售来自巴西疯牛病疫区的牛肉。这一禁令今年1月尚未解除。
3月5日,警方专案组在徐州、灌云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查扣冰冻巴西进口牛副产品近300吨,依法冻结涉案资金3000多万元;7月28日,专案组又捣毁了连云港范围内的8个销售窝点,抓获9名嫌疑人,查扣巴西牛肉300余箱,价值30余万元。
徐州4个团伙的7名嫌疑人交代,禁售巴西牛肉后,他们得知外省仍能拿到巴西牛肉,且价格低廉,于是从去年初开始进货,并销往江苏及周边省份,仅连云港地区的销售额就达1亿多元。
据当地市民介绍,当时市场上的本地牛肉价格普遍为生牛肉每斤30-40元,熟牛肉每斤60多元,而巴西牛肉生的只要每斤21-22元,熟的则是每斤30多元。
单某原来是卖猪肉的,正是因为“过过手,中间加一点价,钱就赚来了”,他便改卖牛肉,干了近一年,获利10多万元。单某一家独大的情况没有持续多久,连云港当地的商户很快开始效仿。
经销商违法销售巴西牛肉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为何到现在才被发现?灌云县公安局副局长戴乐雨介绍,这是因为经销户基本都是“人货分离”,门市上少放或者不放巴西牛肉,销售手法相对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