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广州市交通委宣传部门负责人针对此前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测算的“广州仅有约3%的停车费最终收归当地财政”,仅答复记者称“曹志伟的算法并不准确”。不过,仍未给出具体数据和解释。
● 在北京,虽然记者拿到的《关于调整本市非居住区停车占道收费标准的通知》明文规定,“市属道路停车占道费由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向占道停车经营单位收取,区县属道路停车占道费由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向占道停车经营单位收取。”但相关部门却表示,目前北京停车管理特别是新的特许经营改革由各区县政府实施,市级政府部门对此情况并不掌握。
● 在天津,被曝光3年来未上缴一分钱的利润联华停车公司,目前每天仍在对2.4万个停车位进行收费。记者了解到,主管停车的天津交管部门以及作为联华公司大股东的国资委,谁也没有对联华“利益私人化”采取有效监管措施。
● 在上海,主管停车位招标的政府部门表示,很多停车费进不了财政是因为“钱收不上来”。
除了停车费收支成谜,政府对占道停车监督管理也较为混乱。不仅正规的公共停车资源没能为民所用,北上广津等地还滋生出“黑停车场”、违规挤占道路资源等乱象。与停车乱象形成鲜明对比,相关管理却十分复杂、多头。例如,根据北京2014年出台的停车管理办法,一个停车场总共需12个部门管理。而这种复杂的管理模式在全国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