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白子超
  白子超

  述而篇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之,反身代词,相当于“我”“自己”。舍,不用之意。行、藏所指,应是治世之道。是,这样,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夫,叹词;有是夫,相当于“能这样吧”。

  子行三军,您巡视三军。与,党与,在一起,可引申为共事。暴虎冯河,《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是空手搏虎,冯河是徒步过河。惧,戒慎之义,即提高警惕、做好准备。

  用现代汉语复述此章: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就施行我的治世之道;不用我,就把此道藏在心中。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做吧!”子路说:“老师您若巡视军队,那要同谁一起去呢?”孔子说:“空手搏斗老虎,徒步涉渡大河,这样干死了还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同他共事的。我愿意与他共事的,必是遇事小心谨慎,有所戒备,善于谋划而能把事情做成功的人!”

  此章有两个层次,流行本《论语》作为一章。一个解释是,子路听老师极度赞赏颜渊,心有不甘,又按捺不住,以他一贯的爽直性格发问,意思是您若巡视军队总不会带上颜渊,只能带我吧。果真如此,则孔门师生之间、学友之间探讨学问之趣味,油然而显。

  愚读书至此,产生疑问,子路年长颜渊二十岁有余,可说是两辈人,又跟随孔子多年,虽有些粗鲁,当不会嫉妒颜渊,故子路之问在其他场合亦未可知。《论语》辑录者可能对子路有些成见,将异时异地之对话放在一起,以示子路心胸不够宽广。先进篇即有“门人不敬子路”的记载,说明有人看不上子路。若猜测成立,则此章应分为两章。到底如何,只能存疑。

  孔子多次褒扬颜渊,“惟我与尔有是夫”的赞语尤其罕见。一个胸怀天下、自信满满的老师,认为一个学生的水平与自己并驾齐驱,且世上只此二人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其激赏之情已无法再用其他语言描述了。更有甚者,孔子曾深有感触地对子贡说“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篇),自谓不如颜渊的“闻一以知十”。胸襟之广阔,心情之欢悦,令读者回味无穷。

  至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具体理解起来其实尚有差异。一则如本文所采用的见解,一则是“用我就出来干,不用我就隐藏起来”,行、藏所指是“我”这个人。后一种意见与“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联系起来,认为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述。此说亦成立。《论语》的一大特点,是许多语言的多义性。此为语言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有识之士深入研究。不管哪种意思,均可说明理想主义的孔子,固然内心坚定,但在行动上总是因“时”“势”而动。

  关于孔子对子路说的话,愚以为不可认为孔子已经把子路看成了“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子路只是有这种倾向而已,孔子极而言之,敲打子路警惕。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则是孔子正面引导子路要多动脑子,不要意气用事。其实,孔子极重视、极信任子路,曾说道不行而乘木筏到海外去,“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上海新城区
   第A22版:生态上海·秋之韵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阳台是我的山居
塔里窥天的王绶琯院士
书法
“拼凑”有方
雪化成水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2014-12-03 2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