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角书店
肖复兴
  肖复兴

  离开布卢明顿的前一天,我才在城中心发现居然还有一个书店。按理说,位于闹市中心,又正对着市政府大楼,应该早就看见才是。但是,它实在太不起眼,灰色的大理石的基座,灰色的二层小楼,没有一扇一般书店常见的琳琅满目摆满图书的橱窗,也从来没有见过一次有人从那里出出进进。闹中取静的它,犹如一位阅尽世事沧桑的长者,老眼厌看往来路,流年暗换南北人。多次路过那里,都以为是一家家境殷实的老住户,或者是一家私人定制的服装店。

  这一次,忽然发现在它的底座的边上有几个英文字母“CORNER BOOK”,简单而浅浅的线条凹刻在大理石上,和灰色的大理石成一色,不注意看,很容易忽略。这是它作为书店存在的唯一标志了。按照英文的意思,和它所处的位置,应该叫做“街角书店”。

  这样叫法名副其实。它在第五街和学院路的交叉路口,正好把着街的一角,一侧通向第五街,一侧通向学院路。第五街是此地最重要的街道,印第安纳大学和布卢明顿公共图书馆,都在这条街道上。一个书店能够屹立在这样黄金地段,在如今的城市中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原因很简单,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段,房地产的价格,被精明人早就算出什么能够赚钱,什么不赚钱。哪怕把书店改成咖啡馆呢,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门可罗雀。

  可是,这家街角书店一直就屹立在这里。据说,布卢明顿建城不久,自从有了这两条街道,这里便有了这家书店。这样算来,一百来年的历史了。如今,在全世界的大小城市里,能够找到有着这样悠久历史的书店,越发是凤毛麟角。想想我们,琉璃厂的中国书店算吗?店铺的位置幸而还是,但店铺的样子早已面目皆非了。

  布卢明顿不是一座大城,只是一个拥有六万人口的小城,居然还顽强保留着这样一个书店,真的不容易。如今,在网络的冲击下,纸质阅读遭受空前未有的滑坡;而网上销售,对实体书店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是全世界的问题。在美国,实体书店是由大的连锁店和小的独立书店构成。连锁店一般实力雄厚些,独立书店则由于是个体经营,本小利微,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很多家书店都已经纷纷倒闭,就连纽约最有名的中央车站书店,也于去年年底关张。布卢明顿当地的朋友告诉我,早就传出这家街角书店也要关张的消息。可是,消息传了一年多,书店还顽强屹立在这里。

  或许,这是街角书店老板的坚守,也是有布卢明顿这座城市坚实的文化依托支撑着它吧。毕竟这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印第安纳大学的师生。全美国存活的连锁书店和独立书店加起来,不足两千家。其中连锁店主要是巴诺(Barnes and noble)和鲍德斯(Borders)两家,大前年,鲍德斯已经倒闭,如今硕果仅存的只剩下巴诺。在已经为数不多的巴诺连锁店里,布卢明顿就有一家,和街角书店呼应,彼此做个温馨却多少有些心酸的慰藉。

  街角书店不大,走进去,一层售书,二层住着主人一家。便想亏了房产是书店主人的,否则,真的是难以为继。又想,书店如今如此艰难,主人完全可以不开书店,而变为他用,但主人依然不改初衷,让这座百年街角书店不合时宜地存在着,成为了这里一道别样的风景。这样一想,心里对主人充满敬意。

  书店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生活类,艺术类、文学类、儿童类……分门别类,很方便找书。由于四周和中间都是书架,空间显得很逼仄,却拥挤着品种丰富的书籍。在这里,我看到了有的大书店都没有的书,比如曾经上过时代周刊封面的美国摇滚女歌手帕蒂·斯密斯的摄影集,布卢明顿本土最有名的印象派画家斯蒂尔的传记和画册。而文学的书籍都是古典名著,没有什么现当代我们这里趋之若鹜的作家作品。

  有点儿遗憾的是,整个书店,除了我和售书的小姐之外,一直再无一人进来。一窗隔开车水马龙的喧嚣,它像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隐者,无我,无住,无着,静默无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特别报道
   第A03版: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特别报道
   第A04版: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特别报道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文化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连载
   第A16版:广告
菜场演义说
街角书店
香泉谷之水
踏雪
感怀
林姑娘说扬州话
圣约翰的唱诗班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街角书店 2015-01-02 2 2015年01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