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海一号”大事记
  ● 1987年8月 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南海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意外发现了深埋在27米之下的另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当时将这艘偶然发现的沉船命名为“川山群岛海域宋元沉船”,“南海一号”是后来由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创始人俞伟超先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命名的。

  ● 1989年冬 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正式开始对“南海一号”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 2001年4月 由香港商人陈来发先生发起捐助筹措的120万元资金,对“南海一号”进行搜寻,对沉船进行了精确的定位。

  ● 2002年3月至5月间 水下考古队打捞出“南海一号”文物4000多件。

  ● 2004年5月 “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确定,共分6个步骤:第一步勘测定位沉船位置;第二步打“定位桩”;第三步压“沉箱”;第四步挖掉“沉箱”两侧淤泥;第五步穿“底托梁”;第六步将“沉箱”拖出海面。

  ● 2007年1月16日 考古队前往沉船海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之后进行了持续9个多月的打捞。整体打捞行动在2007年开始。

  ● 2007年12月21日 “南海一号”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天上午10时,在现场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对于沉船的整体打捞,这在世界上也是一项创举。

  ● 2007年12月28日下午3点 南海一号完成整体打捞,正式进入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

  ● 2011年3月底 开始对古沉船“南海一号”第二次试发掘,本次试发掘主要目的是确定船艏和船艉的准确位置,并采集水、泥和沉箱等标本进行试验和测算。

  ● 2013年11月28日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启动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用三四年时间,取出全船6-8万件文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中国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文化新闻
   第A08版:运动汇
   第A09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0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1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A12版:新闻面对面
   第A13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
南海古沉船 记录海上丝路史
“南海一号”还有多少谜?
“南海一号”大事记
海上敦煌
新民晚报新视界A15“南海一号”大事记 2015-01-18 2 2015年01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