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许剑民介绍,最新的癌情检测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新发癌症率为390/10万,癌症死亡率为258/10万。平均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1.79人是癌症患者。而美国癌症的死亡率从1991年的高峰下降了22%,每年避免了超过150万例癌症死亡。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癌症的早期筛查。
许剑民指出,目前上海已经开展多种瘤种的筛查工作,包括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但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以大肠癌为例,其发生率和死亡率仍持续增长,已经跃居上海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
许剑民建议将筛查目标人群设定为40岁。天津市已于去年开始了40岁以上常住人口的大肠癌筛查工作,成效显著。许剑民建议,政府推行全民筛查,将肿瘤的筛查工作纳入医保,并列入单位体检的硬性检测项目中。从专业的角度,许剑民认为肠镜检查是筛查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他建议将大肠癌筛查阳性的居民后续的肠镜检查纳入医保范围,动员更多的二、三级医院参与。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