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叼一只板烟斗,相处时常爱调侃几句,来上一段冷幽默的童孟侯又要出新书了。
出书对他来说不是一件稀奇事了,他已经出了十九还是二十本书了,我都记不很清楚了。但是,这一本对于童孟侯来说,还是非同寻常。
《上海犯罪现场调查——东方神探阎法医传奇》是他写下的四本公安纪实类作品集之后一部重要的书。
说这本书重要,首先他写到的主人公,上海市公安局法医专家阎建军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参与侦破过几千件案子,其中至少四十件案子业内称之为精品名案,使得法医阎建军既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又是上海市公安局的一级警监。几十年来,上海城乡区域内发生的重大凶杀案件,现场几乎都有阎建军法医的身影。
童孟侯的笔头来得快,但是他写这本书,写得很耐心,很沉得住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17年前就开始跟踪采访阎建军法医了,和阎法医一道赶赴凶杀现场,听阎法医回忆案情,讲述一个又一个好听的、扑朔迷离的破案故事。逐步加深对阎法医的了解,同时也慢慢地对法医这一专业性很强的行当有了较全面的解读。光是采访法医室,前前后后就有六十几次。可见他不慌不忙地作了多么充实的准备。
跟踪17年,采访那么多次数,还说明了一点,主人公阎建军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童孟侯我是了解的,你没有那点儿魅力,是吸引不了他的!哪怕你名气再大,官位再高。
把心思花上去了,这本书的特点就出来了。每一节,童孟侯都采用了精彩的典型案例为线索展开,通过几十个案例详略得当的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来展示阎法医的风采,凸显阎法医的个性。童孟侯强调整本书的故事性,每一个故事都有悬念,让人有一种强烈地想读下去的愿望。
读完全书,我还发现,这虽是一本写东方神探的书,但它不仅仅只是探案故事。书中有相当法医学方面的科技含量,相信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难能可贵的是,童孟侯不仅仅写了阎法医的“神”,同时也写了阎法医的几次失误;写到阎法医高尚道德和高超的法医技术的时候,也写了阎法医急躁的脾气和他爱普洱、爱玉、爱青铜器。让人们在赞叹阎法医神的同时,回归到具体的人。这就使阎法医的形象立体而又可信。
有人曾这样评介童孟侯的作品:“童孟侯的笔墨,善以口语入文,是他的得意之处,行文之间,亦庄亦谐,趣味横生。写人物时,他可以瞬间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扫除了许多让人望而生畏的阅读障碍,堪称作家中以人为本的忠实执行者。”我觉得这段话写得恰到好处。兹录于上。
(此文为《上海犯罪现场调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