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译《耳语者》的反思
毛俊杰
  ◎ 毛俊杰

  《耳语者》为英国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所著,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推荐我翻译。译之前,我曾将此书认真读了数遍,每读一遍,心灵都会受到极大的震撼。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曾把前苏联社会当作我们的明天。小说《卓娅与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如雷贯耳,耳熟能详。“文革”中学校停课,我又私下借读过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托尔斯泰等的作品,对俄罗斯的博大精深,一向钦佩不已。

  在中国时,曾听闻前苏联掀起的反斯大林浪潮,也知道当时的“解冻”和随之的“灰皮书”,但触及的只是一些皮毛,无法弄清真相。来美国后,有机会读到更多内幕,认知才有了巨大变化。我和朋友一起去俄罗斯旅游时,虽也到莫斯科郊外的新圣女公墓,寻找卓娅、舒拉、马雅可夫斯基等的墓碑,但心情却是沉甸甸的,犹如打碎了五味瓶。无意中,还找到俄罗斯歌唱家夏里亚宾的墓地。我们都清楚,这位世界低音之王,生前曾遭受激进派的大肆鞭挞,还被褫夺“人民演员”的称号。

  我在翻译中常自问: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亲情被举报而撕裂,友谊因政治而隔阂;耳语成了民众传递真实想法的奢侈表达,沉默成为民众自我保护的不二选择”。——关于斯大林的传记有不少,但对于那个时代的描绘,读者们会有兴趣看吗?

  《耳语者》的作者以史学者的严谨,在书中引述数百份家庭档案,对当时社会的横截面有相当全面的剖析。该书的价值在于以真实详尽的人证物证,将斯大林时代的社会真相,赤裸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耳语者》以史为镜,照见一个社会的历史图像,折射出当时社会民众的生存本质。作者给被迫害者塑起了一座座雕像,栩栩如生,触手可及。无论是现代还是后世的严肃读者,掩卷之后,都会潸然泪下,难以忘怀。我作为译者,感到欣慰的是,此书出版后被新京报、深圳读书月、新浪等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优秀图书之一。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制度,会唤醒人性中的美好品质,激发人民的聪明才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一个让民众变得噤若寒蝉的社会制度,只会使历史车轮往后倒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百姓故事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第A12版:梦启东方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蠡园惊梦》:教你悦读上海滩
新书推荐
庸常人生的光亮和温度
译《耳语者》的反思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译《耳语者》的反思 2015-03-29 2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