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最热闹的地方是旧城广场,也叫老城广场,外人喜欢叫布拉格广场。
广场上,有各种堪称绚丽的广场艺人。也许是波西米亚根据地的原因,这里的广场艺人有一种特别的鲜艳和古怪。在波西米亚服装的样式元素中,刺绣、流苏、褶皱、大摆裙、平底软皮靴等等,跟这里的气氛特别搭,而在波西米亚风格的基本颜色中,暗灰、深蓝、黑色、橘色、正红、玫瑰红,还有著名的“玫瑰灰”等等,混杂在周围的哥特建筑和巴洛克建筑以及奇妙的金色光线中,隐没又显眼,芜杂且抽象,既像油画一样厚重,又如天空一般单纯。
各种广场艺人中,我首先盯住了那个“国王”和他的鹦鹉们。
在横杆上一排金刚大鹦鹉的陪伴下,“国王”着白色长袍,束金色腰带,系曳地的金色披风,箍金色头冠,戴着白色手套的左手站着一只白色鹦鹉,他面对我,右手抬起,面带微笑,背后是双塔耸立的汰翁教堂……我的镜头定格了这个画面。
当天,我把这张照片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命名为“布拉格广场,鹦鹉王子”。有朋友在下面留言,此人怎么那么像丹尼尔·戴·刘易斯呢。仔细一看一想,真是嘢。再看再想,可以说酷似。这么像刘易斯,那“王子”的称谓就轻了,叫他“国王”吧。
说起来有一种牵强的缘分。我对布拉格较为具象的了解是通过书——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影像——该小说改编电影《布拉格之恋》。《布拉格之恋》的男主角就是丹尼尔·戴·刘易斯。刘易斯是作为布拉格这个城市的某种形象进入我的阅读记忆中,居然,在我第一次来到布拉格的时候,迎面“遇到”刘易斯。
说是应该早些年到布拉格。作为中欧的中心城市,它历来就是焦点城市之一。尼采曾说,说到音乐,他想到维也纳,说到神秘,他想到布拉格。现在的布拉格,已经是全球旅游热点城市了。吸引全世界游人的关键因素除了布拉格这个城市特有的美貌之外,漫长的历史、曾经的世界中心地位、波西米亚风味、神秘感觉、两种意识形态的占据和由此造成的对峙和变革……使得布拉格拥有一种特别的丰厚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