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变黄金
周天柱
  周天柱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台北馆“垃圾不落地”的展示给大陆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最近,台湾传媒做了一系列民调,众人公推历经20多年持续发展、近年越发火红的岛内环保业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励志口号是:“全民一条心,垃圾变黄金。”

  “垃圾变黄金”,背后是艰辛付出,是创意十足的智慧与实实在在的行动。2003年,针对市民随意扔弃旧家具这一恶习,台北市清洁队推出一项创举:他们四处搜寻丢弃在街头巷尾的各式家具,用心整修后再投放到市场上进行公开低价拍卖,全部拍卖收益划入公益基金,用以资助贫困家庭。热情的市民竞相“抢购”,竞拍1.2万多件二手家具,净收益就达1000多万元(新台币,下同)。台南市受此启发,筹建了类似机构“藏金阁——资源再生馆”,10多年来拍卖所得亦有1000多万。而针对那些实在无法修复的破损家具,则设法压碎成大小不一的木屑。粗木屑铺于行道树树穴,既保湿又可防止杂草丛生;细木屑制成有机堆肥用于绿化,还可做成香包除臭防蚊。

  因质轻、安全、节能而被广泛用作饮料、酒类等容器的宝特瓶,是本世纪相当严重的新污染源,近年来每年在全台应用量竟高达30多亿只。但奇怪的是,这些年来我去宝岛,绝少看到随手丢弃的宝特瓶。我就此事请教岛内环保当局相关主管吴先生,他笑着对我说:您这个问题提得好。目前虽基本已能做到95%的回收率,但还不是百分之百。我想请您做个有心人,不管在何处,若看到随意扔弃的宝特瓶,即刻举报,达到一定的量,你还能获奖呢。

  原来如此。岛内环保工作者更苦心研究,将废旧宝特瓶还原为可用的塑胶粒子,制成的环保运动衣售价为1000多元,仍十分抢手。上届世界杯足球赛,世界强队荷兰、德国等9支球队的运动员所穿的球衣,都是台湾利用宝特瓶塑胶粒子特制的。运动员们试穿后普遍认为舒适、吸汗,故大受欢迎。

  聪明的环保人还将视角对准了日益增多的咖啡渣。有关业者与大小咖啡馆签订有偿回收协议,将咖啡渣去脂、磨碎后,与尼龙混纺成全球首创的咖啡碳纤维布料。新型布料具有类似活性炭的除臭效果,已获国际知名品牌青睐。

  现代高科技变废为宝,而“草根环保”从小事做起同样也不容忽视。晚上,台北小陈请我们去士林夜市,特意嘱咐带上杯子。走进一家木瓜牛奶店,小陈轻声提醒拿出自家杯子。嘿,店老板见了笑脸相迎,二话不说给了我们7折优惠,还执意多送了2杯。直到此时我才明白小家伙的用意:享受折扣优惠、饮用放心卫生、不损耗资源、不污染环境。真是一举四得!

  宝岛的这些环保经验,想必不无启发之处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大购网专版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丽莎和“大笨”琴
等待最是难熬
垃圾变黄金
外插花
今宵灯谜
管管“泊车场”
跟爱猫学健身
采采芣苢话车前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垃圾变黄金 2015-04-04 2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