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松花团”,其实就是糯米团,只是在外面多了一层金黄色的松花粉。
松花粉,过去在江南一带并非什么稀罕物。有山坡的地方必有松树,有松树就有松花粉。而用松花粉制作的糕点更是常见吃食,松花团便是其一。笔者早年在吴中东山友人处小住期间,便曾亲手参与过松花团的制作。
晚春时节,山上的马尾松开花了。马尾松的花,不能称之为朵,只能说颗,因为它没有花瓣,数十粒花蕊聚成一颗蛋形花球,这就是松花。当花蕊完全盛开时,那金黄色的花粉会极充盈地溢出来,人站在树底下,一不留神就会粘上满身的花粉。
这个时候,东山各村的女人们便会选择晴天近中午时,备好蛇皮袋上山采松花。松花的采集也是有讲究的,那些特别小的花苞不能采,因为这类花苞即便晒上多天,也未必能晒出花粉来。
松花采集回家,挑个晴好的日子,将松花摊在匾里晒,差不多一周,松花便会开裂,轻轻地将爆出来的花粉拍下来,用筛子细细筛过,直至把花粉与杂质彻底分开。此时,用手触摸一下花粉,会有一种轻柔滑的感觉;用鼻嗅之,能闻到一股很香很香的味道。
松花粉备好后,便开始团子的制作了。准备一只大盆,放入适量米粉(糯六粳四),兑入凉开水反复拌匀揉透,使之有韧性。接着,将之搓成长条,再分成若干小团,入大蒸笼用旺火蒸熟后拿出,趁粉烫手时,放到盆里用力压实。随后,取一小团熟粉,包上馅料(一般以芝麻白糖为馅),搓成团形状后轻压。最后在表面滚上一层松花粉,稍等几分钟,待烫手的米粉把糖馅溶化成糖浆后,便可以品尝新鲜的美味了。
刚做好的松花团,雪白软糯,表面裹了一层金黄细腻的花粉,有着丝一般的润滑感觉,煞是好看,再加上松花的清香,更是刺激着人的食欲,引诱着人的味蕾。伸手拿起一个,趁热食之,先是软糯的表皮,再是鲜甜的芝麻陷和溏心,甜糯香滑迅速溢满口中的每一个角落,最吸引人的还是松花粉透出的独有清香,飘在暮春的气息里,说不出的受用。
已有多年未吃过新鲜出炉的松花团。但舌尖上的酸甜苦辣,往往是糅合了人与事的。因此,每年的这个时节,总会不由自主地牵挂起当年那透着大自然气息的甜香和曾经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