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30多年的读书经历和体验,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一天,三爷爷指着路旁的古树和泥泞的山路,说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几句话的情景。“这是《道德经》里的话”,他接着问,“你们晓得这些话的意思了吗”?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并记住了《道德经》,而里面的道理,却用了一生来感悟。
读一本经典不难,读懂却没那么简单。
正如古人所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有些书,慢慢读;有些理,细细品;有些道,深深悟。在碎片化阅读的网络时代,细读深耕,是很稀缺的,但对于领导干部,却不可或缺。
终归讲来,读书处事从政修身,还是得回到规律本身。谢觉哉曾多次对人说:读书要有恒,不是一夜“长个长子”,而是一点一滴积累上去的。读书如同栽树一样,树的枝叶要繁荣发达,一定要根扎得深。只有下恒心,多读书,读的东西广博而深刻,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做人气定神闲、处事游刃有余。(吴基伟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