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又“上头条”了。4月20日,有网民贴出多名“中国大妈”在泰国机场围坐打扑克的照片,并批评中国游客不尊重泰国法律。泰国警方发表声明称,这样做虽不犯法,但不应该。
这两年,中国大妈特别“火”,也特别忙。她们俨然是身怀重金、作风彪悍的一支“奇兵”,不断攻城略地。有的大妈抢购黄金、“挑战”华尔街;有的大妈去韩国“抄底”房地产市场;有的大妈在巴黎卢浮宫和莫斯科红场跳广场舞;还有的大妈把“老佛爷”里的名牌包、日本商场里的马桶圈抢空……到哪儿都有中国大妈的身影,《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创造了英文单词“dama”。
大妈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她们颠覆了传统的社会认知。本来,柴米油盐带孙辈才是大妈的代名词,她们却以一种突兀的、略带夸张的方式杀入国际市场,多少让人不习惯。于是,大妈们常常出现在负面报道中,被贴上一哄而上、贪小便宜、世俗盲目、缺乏公德等标签。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大妈”。在不犯法、不扰民的层面上,我愿意对她们持一种宽容态度。大妈们退休了、老了,而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她们从忙碌中一下子歇了下来,最害怕的是孤独和不受重视,她们需要走出去,也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们也许不懂投资,也不懂各国的风俗法律,但她们爱面子、怕丢脸,所以常常抱团行动。为什么还是让人诟病,大妈们大概也很无奈。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面临社会各类需求的大爆发。家庭和社会都应该给予这个庞大的群体更多理解和关爱,而“中国大妈”的心理需求、精神文化诉求更值得被关注和重视。解决大妈们的困局,需要她们自我拓展,更需要我们的帮助。与其苛刻地指责,不如多陪伴她们,教她们一些礼仪和常识、告诉她们一些禁忌,让她们拥有更全面的世界观、价值观。
在期待“大妈”释放更多正能量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向她们释放更多善意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