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家是条小巷子,小巷两边有10多扇小门,每个院里,都种着花花草草。3号院有一棵高大的桑树,每到五六月间结满桑果。夏天的清晨,闲来无事的主人家手持一根长竹竿,伸进桑树枝干里,用力一搅,无数桑果纷纷而落。那绿色的是未熟的果实,酸酸的;紫红的果儿放进嘴里,润甜清香。无奈僧多粥少,我们一群孩子,每人只能尝到有限的果子,但桑葚那紫红的甜味,深深烙入我心里。
从小巷搬出来后,一晃就是三十多年,此间我再没品尝过桑葚。
春天玉兰花开的时候,我约闺蜜到仁恒置地喝咖啡。三楼的咖啡店兼售哈根达斯冰淇淋,28元一球。花花绿绿的冰淇淋令人目不暇接,一款淡紫色的冰淇淋锁住我的眼球,仔细一看标签,原来是桑葚口味。大喜!立刻与闺蜜一人一份。我们坐在洁净豪华的大楼里,一边品咖啡,一边舔冰淇淋,只觉淡淡的甜味和浓浓的奶香,这与记忆中清新的桑葚味道相距甚远。
天气逐渐燥热起来,街边的水果店有了桑葚的影子。尽管老板一再解释无农药污染,但我还是半信半疑,不敢买回家品尝。可巧,表弟从盛产丝绸的南充来,送我们一大包紫红的桑葚。这既乐坏了我,又愁坏了我。
桑葚究竟有没农药?我想到了百度,上网一查: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常吃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
这么多桑葚,一时吃不完,咋办?忽又想起林清玄的散文《桂花酱》,可以做桑葚酱啊!赶紧行动起来。将桑葚洗净,用水稍稍泡一下。沥干水份后放锅里,加白糖和冰糖以及柠檬汁。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煮至桑葚融化,收汁即可。
紫黑泛红的桑葚酱做好了。等到周日,下午时分,闲闲的。拧开果酱瓶盖,舀一勺桑葚酱涂在切片面包上,烧一壶开水,晾凉。坐在临窗的沙发上,一口面包一口凉白开,酸酸甜甜,别有风味。窗外静悄悄,阳光落在桂花树上,微风轻拂,良辰美景。此刻,仿佛穿越回儿时的小巷,蓝天白云、晨露花草,那满地的桑葚,清香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