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质今“颜”
汤哲明
■ 仿燕文贵溪山楼观图 (国画) 苏小松作
  ◆ 汤哲明

  经过两番小聚与商议,这个名为“古质今‘颜’”的这个小型活动终于在芊荷艺术空间如期举行了。在我的想象中,这与其说是展览,毋宁说是朋友聚会,或者是另一个已被今天的鬻画活动用烂了的名字——雅集。“雅集”如感“馊”了,那就用另外的吧,芊荷修禊、燕集?也行,反正就这意思嘛。

  这个活动是因苏小松的提议,在我们这些人共同的朋友——芊荷艺术空间的主人雷老师和田总的支持下举行的。不知我说的对也不对,小松兄有此提议,是因为不但知道了近一、两年来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谢兴涛,还发现了如今仍默默耕耘、乐此不疲的“顶级隐士”钱轶士,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欢悦(钱兄长我觉得更像个老道,他寓居在市郊一座公寓的复式顶层,家中搞得像个小型博物馆,我戏称为“钱记古玩”。门外自篆“高隐”二字,整个闭门即是深山,故戏称“顶级隐士”)。也许是知道谢兴涛曾从我游,当然更为要紧的是缘于那些共同的爱好,小松兄拉了我一块忝列其间,也算是共襄其盛吧。蒙各位不弃,约我起了这个展览的名称。明眼人一望即知,这是借了《书谱》“古质今妍”的成语,改做成了虎皮。惟我们的目的,实在还算不得不纯正:尊重古人,更期另辟蹊境。我们的这番借题发挥,还请孙过庭夫子见谅则个。

  谈谈我们这几人共同的兴趣点吧,苏小松擅双钩人物,也擅山水,谢兴涛近年来喜用双钩人物配合山水木石,钱轶士则从宋元古物的纹饰中汲取营养,以双钩水纹结合水墨树石,鄙人虽以画山水为多,亦喜穿插双钩的楼观舟楫。虽然我们不曾走上整齐划一的道路,但各自的兴趣点却都更多地集中于唐——元的画史中。具体而微地说,这是笔墨与双钩双双照耀画史的时代,对我们这些迷恋中国书画的人而言,不约而同地关注于此,是因其这里具有更为广泛丰富的学习与表达资源,而此时的“笔墨”二字,也尚未沦为后来为争“正宗”而引发宗族械斗乃至不惜自残的战利品。至于我们所关注的这些兴趣点,是不是“艺术”、“文人画”、“当代”之类一些人眼中的“高档货”,非但并不在意,而且毫无兴趣。因为我们并非如同有些人朝思暮想的那样,是要夺取“正宗”的锦标,登上“潮流”的浪尖,成为盟主、霸王,甚至千秋万代,一统江湖,而惟愿爱好此道的朋友,燕集游艺、奇文共赏而已。

  (“古质今颜——苏小松 汤哲明 钱轶士 谢兴涛作品展”,4月16日——5月5日在芊荷艺术空间(上海市金汇路528号5楼E010室)展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新民资讯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评论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海上心情再现宋世繁华
古质今“颜”
印风前卫的易大庵
将底层劳动者 引入“高贵”艺术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B07古质今“颜” 2015-05-02 2 2015年05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