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的出身就可以做到不忘本,就可以做不忘本的事情,这也是爷爷留给我的遗产。爷爷在世时,经常领我去兜田头、串门头,这时见着年长的人,爷爷必叫我立定喊人,而且喊好后必须立即低头。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是个鳏夫,两个人做朋友做到白发苍苍。爷爷去世后,那朋友不时地到我们家小坐,一直要说起爷爷的这个与那个,常常让我们记起有爷爷的好处来。那朋友开了个小店,卖的是豆腐,看见老人来了,只要老人的头伸一伸店面,他就会捧几块豆腐给人家,而且一定要人接受,从不要钱。他说,人老了,说不定哪天走了,豆腐想送人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有机会的时候多送送人。他叮嘱我的父亲,到菜场里买水落小菜,要从老人那里买,而且不要讲铜钿,原因是他们的机会不多了。父亲听了,母亲也听了,我也听了。
1980年,我工作了,在异地,难得回乡下老家,也难得见着他。有一次见了,对我说:小子哎,你现在是真正的居民户了,要买菜,你买了谁的菜?我告诉他,是老爷爷,老奶奶那里。我同时告诉他,不但我这样买菜,我的爱人也是从老爷爷、老奶奶那里买的,而且零钱不需要找回的。他仔细听了,眼睛眯成一条线,拍着手说,到底是金祥哥哥(“金祥”是爷爷的名字)的孙子,有孝心,好好好。他在连说的“好好好”声中走出了我家的场地,我望着他的背影,就像看见了自己爷爷的背影一样,有些心痛。
有一年的冬天的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住了一夜,总不见他的身影过来,问了母亲,母亲一声长叹,说是走了,留不住,村里人都送他了。
我感叹岁月的无情,心里却在想:有些人到了这个年纪是留不住的,一如我自己的爷爷,但是有些东西永远地留住了,比如这位鳏夫爷爷的那句话:你买了谁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