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总理的家规
刘向东
  刘向东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我们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在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这是邓颖超同志生前缅怀周总理的一段话。

  是啊,冬去春来,花落花开。三十九年过去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怀念不但没有因岁月流逝而淡忘,反而是与日俱增怀念无比。这是因为他不仅为“中华崛起”贡献了一生,而且还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其中,周总理对亲属们制定的“十条家规”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力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

  前不久,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举办的“为民、务实、清廉——党风楷模周恩来”的实物展品前,我再次目睹了这些令人感动的“家规”,其内容: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只能在出差顺路时抽空看望;二、来者一律自费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票,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可代付伙食费,但费用必须由周恩来或邓颖超的工资支付;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让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不准浪费;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许说出与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关系,更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准搞特殊化。特别是周总理去世后,邓颖超同志又补充了几条“家规”分别致信给中央和有关亲属。1982年6月17日邓大姐又将相关“家规”和死后遗体供医学解剖、不留骨灰、不开追悼会等内容一起写入遗嘱,并向中央强调:“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女辈,要求党组织和有关单位领导和同志们,勿以周恩来同志的关系,或从对周恩来同志的感情出发,而不依据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特殊照顾和安排,这是周恩来同志生前一贯执行的。我也坚决支持的。此点对端正党风,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邓大姐还嘱咐亲属们这些“家规”虽然都是日常往来和生活中的平风琐事,但作为共产党员,都要从党群关系的高度上来重视这些“家事”,这对严肃党的纪律和改进党作风有着重要意义。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对照周总理的这“十条家规”和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要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和“讲规矩”的要求,就会自然看到我们个别领导干部在对待亲属和身边人方面的巨大差距。尤其是个别领导干部由于没有“家规”约束,致使一些亲属或身边人假借领导名义和关系而狐假虎威大搞特殊化。甚至有的领导干部不仅故意放纵这些人搞特殊化,而且还干脆共同勾结,沆瀣一气,致使党和国家利益严重受损。而事实上,无论是个别领导干部的自身腐败,还是亲属或身边人的违法犯罪,其中极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领导干部不仅对自己缺乏“自律”,而且对亲属和身边人又缺乏严格的“家规”约束。

  欣慰的是报上发表了宣传家风的文章,近期又开设了有关家风的栏目,实实在在让人感受到了好的“家规”既是对家庭的爱护,也是对党风的维护,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每一个党的干部决不能把家规家风当作个人小事、家事,而应该以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为楷模,把家规家风看成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在加强自我党性修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的同时,还应当对亲属和身边人做些严格的“家规”,并自觉遵守。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有坚实的脊梁和无穷的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沪会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沪会战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大购网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 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 /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周总理的家规
出租车来了之后……
螳螂虾与防弹衣
夜宿密林深处
父亲骨折后
扫一扫 关注“夜光杯”
童年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今宵灯谜
美帽秀秀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周总理的家规 2015-05-11 2 2015年05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