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金难买的大幸
叶良骏
  叶良骏

  五月有母亲节,六月有父亲节,我每年都记得在这两个日子带着鲜花和礼物回家。坐在爸妈身边,听一堆唠叨,看一脸关切,往往忘记自己的年龄,心中唯有“子养成亲犹在”的欣慰,但不是人人都能有此幸福。

  老友阿帆打来电话。他的夫人因病卧床20年,阿帆一向尽心尽责,毫无怨言,不料近日他高烧不退,生活难以为继。听他在电话里呜呜地哭,心里不好受,赶紧过去。还没进屋,一股浓重的酸臭味熏得我不敢呼吸。推开门,只见两人并排躺着,大凡昏昏沉沉地睡,夫人咿咿呀呀地叫。暖壶没水,锅里无饭,尿壶屎盆,满地杂物,我无从下手,去居委会求助。居委会干部说,他们不是孤老,怎会没人照顾?

  阿帆的确不是孤老,只是两个儿子都去了大洋彼岸,早已入了籍。当时全家都不考虑未来,儿子们兴高采烈,父母倾嚢欢送。在国内儿子工作稳定,到了异国他乡,一切从零开始,那么多年,也没听说他们发了大财,无非是打工,搞不明白究竟比国内好在哪里。现在父母躺倒在床,这副烂摊子竟无人收拾。阿帆的弟妹都已步入老年,没法帮他。他的朋友虽多,但如我,自己家都难顾周全,怎有余力代人尽孝?每日油盐酱醋,外人怎插手?天天去帮忙,有此情也无此力。阿帆为儿子辩解:他们寄钱回来的!有钱可以用保姆啊,他说,病人拉屎撒尿在床,出再多钱没人肯干。可见“金钱并非万能”是铁理,钱更不能代替亲情!看着一屋污秽不堪,我束手无策,唯有叹息:巢成雏长大,难伴过年华!

  上月,我熟悉的一位长者去世,独生子从澳大利亚赶回,办完丧事急着要回去,老母拉住他死命不放手。老母年过90,无法行走,上飞机都不行,怎可能随儿去,但如不去,孤身一人又动弹不了,往后怎么过?儿子四处奔走,想找个福利院,但没一家肯收生活不能自理且无子女可负责的高龄老人。母子天天相对而泣,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儿子向我们再三恳求,能否每天来一个人轮流值班,我们面面相觑作声不得:有此力也无此理!心里却老大不忍。面对无解难题,唯有叹息:海角天涯难如许,千呼万唤谁与诉!

  现在大家呼吁关注独居老人,似乎没人追究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无人照顾的家庭。其实,把孩子送出国,本身无可非议,但如未把自己的晚年安排好,一不留神把自己整成了孤老,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就是早晚的事,怨不得别人。政府虽出台不少安老措施,但我们是未富先老,养老问题欠账太多,短时间难以解决,把子女该承担的义务再推给社会,无疑是雪上加霜。

  作为儿女,即使远走天涯,也不该推卸“为人子”的责任。对父母来说,在把孩子送出国以前,要仔细权衡利弊得失,想清楚自己是否愿去当个“×籍华人”。如不愿去异国他乡,等到老了,能否独自面对?社会当然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对于儿女当“甩手掌柜”,硬把父母变成“空巢老人”的现象,应该区别对待,比如对某种人课以重税“代尽孝”。话说回来,对独生子女来说,即使守在父母身边,要同时面对4个甚至6个老人的晚境,恐怕也是无力承担的重负。“养儿防老”已成明日黄花,如何破解养老难题?除了无奈,唯有叹息:“闲愁暗恨何情绪,叠做伤心泪无数”。还是珍惜如我那样的好福气,“父母在,不远游”,虽老套,却彼此心安,是千金难买的大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5高考进行时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南京保卫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南京保卫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千金难买的大幸
高原雪莲
小心为妙
不剩饭碗头
蓝白小镇闲半日
今宵灯谜
电磁辐射会留在物中吗
我的“生态办公”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千金难买的大幸 2015-06-08 2 2015年06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