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里创业者
龚伟明
  龚伟明

  我被上海总部派遣到含山县经济开发区一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日子后,结识了当地一些朋友。初夏的一天,这里的朋友特意开车带我去山里转转。

  小车出县城向西穿过105省道进入仙踪镇。远处,起伏的山上,矗立着几座风电白塔,巨大的风叶静止着,让人期待它们运转的时候。进入山区道中,散落的土岗上坐落着几家农宅院子,周围一排排树林宛如连绵的屏风。同行的县粮食局工会沈主席介绍,这几年我们这里退耕还林,形成了清秀翠绿的景色。

  小车在山区小道行驶了一段,忽然停了。我正不解,县书法协会朱主席坐在驾驶座上,手一伸,说:“蛇”。我顺着他的手指,看见一条一米多长的蛇正以“之”字型从车前往路旁草丛而去……小车蜿蜒而上,在一处山坪停住。一位脸膛黝黑的中年汉子过来,朱主席介绍是他好朋友,姓吕,也爱好书法,年轻时在外打拼,积累了一笔财富,回老家喜欢上了荒山野岭,雇了当地几十名农民,承包经营着1千多亩山地,先后引进杨梅、黄桃等果树创业。曾有专家认为此地不适合种植这些果树,但吕老板分析,这里气温比以往平均上升了一、二度,雨水也多了起来,加上自己的管理和栽培,应该有丰收前景。吕老板带着我们从屋前一条石阶上去。脚下,一潭碧绿的水,盈盈地泛着亮光。在含山,山中水潭,我见过不少,一般都是自然形成的。眼前这座水潭,却是吕老板带领雇工挖成的,用来养鱼以及浇灌四周山地。

  正午的阳光照耀在田间小路,我们脚下这条山路,是吕老板自己开着推土机,一米一米开出来的。走着看着,有点渴了,吕老板从草叶间摘下几枚野梅子,让我们尝,微甜带酸,即刻满嘴生津。

  远处一排简陋的一层房屋,是吕老板经营的场所,也是他和雇工吃饭休息的地方。站在我们面前的吕老板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微笑。这种自信,源于他自己的辛勤努力和科学管理。他说,再过三年,这些水果就可以卖出去了。

  我们与吕老板言别。返程中,朱主席指着远处一处光秃的山坡,说现在不准炸山开矿了。你看周围绿色山林,炸成这样,就像人额头上贴一块膏药。所以,像吕老板这样的投资人,最符合农村山区的发展,虽然投入大,产出慢,从造福社会角度来看,他的贡献却是很大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娱乐
   第A22版:文化/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大购网专版
   第A28版:家装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档案里的上海货
不要再退绿造路了
餐桌上的家教
慢 跑
今宵灯谜
山里创业者
莫愁湖水绕莫愁(速写)
有趣的鱼捉鱼
清香软糯青麦蚕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山里创业者 2015-06-12 2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