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在江苏海门余东镇的农贸市场上,看见好几处有老妪蹲着,面前一个竹篮,篮里是绿莹莹的好似豆瓣酥一类的食物,我好奇地上前打听,阿婆说这叫“麦蚕”,是元麦的青麦仁做的。青麦仁一粒粒地炒成菜倒是吃过,Q弹香糯有嚼劲,风味迷人,可这做成泥团状的还真没见识过。
旁边正好有个人握着一团麦蚕大口嚼着,就像我们上海人吃粢饭团那样,我刚问“好吃口伐?”阿婆已快手快脚包了一团塞给我,“三元钱。”好奇心让我接受了它。仔细端详,它柔润、颗粒略粗,泛着莹绿的亚光,捻一点在嘴里,呵,不仅软糯适口,更有一种清新又略微带涩的香气,仿佛刚从田野里摘下来似的,让人顿生好感。
这时走过来一个知识妇女样的一下子买了十多块钱的麦蚕,我就趁势请教这么多怎么吃,她说直接吃最香,也可撒些白糖,小孩更爱吃。看我感兴趣,她好兴致地将麦蚕娓娓道来:麦蚕也叫冷稹或冷蒸,用的是已经生长饱满、处于乳熟期的元麦粒,比完全成熟的麦子早十来天收割,以前是青黄不接时无奈救急才吃的。如今不同了,作为海门地方小吃,人们喜欢的是它的营养和风味。青麦仁富含蛋白质、叶绿素、膳食纤维和α、β两种淀粉酶,具有助消化、降血糖的功效。做法是割下麦穗后先去除麦芒和壳,粗粗碾碎,放在锅里加水炒熟就行。
她热心地劝我多买点,说每年也就立夏时节十来天可以吃上这口味独特的麦蚕,这可是田野的恩物呢!我说下午要回上海,能带吗?她惋惜地说:“麦蚕娇贵,这么热的天捂在路上怕会馊。明年再来吃噢!”我嚼着嘴里的,连连应诺:“好的,好的,明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