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的收藏本里,有一些电影票的票根,收藏的扉页上,亦用方整的字体写下“长毋相忘”的标记。这种小癖好是正统的观影专家不屑于过问的,可越是年纪大了越是觉得,对于岁月的记录,纵然是词不达意的瞎嚷嚷,也比灰飞烟灭要好——再不重要的片段,在十年后都是千金难买的。
老早以前,电影院里售出的票根是印在毛边纸样的电影票上,底色上有夹带各种装饰,如齿状纹、水波云纹、连续的云藻纹,电影的名字横列一旁,一条蓝色墨水的钢印,漫不经心地敲打在上头。最常见的情况是,时间代码敲印到了座位号上,逼疯掉很多处女座。设计票根的更不太动脑,都像临时工那样漫不经心,红色墨痕印在橘色票纸上,天蓝墨水用在褐色票纸,怎么看座位?当时就要贴着鼻子看,过了十几年,要拿出放大镜才能看出一些名堂。
说这些是又临近了上海国际电影节,近年来的电影票纸还在,不过,印痕全部散去,像哪一路神仙施了隐身术,把我的观影与记忆活生生地分为了两截,气得像被抛到了热水里的泡腾片。
查了一些资料得知,说来说去,还是为了节省成本与操作便利。因为是激光打在热敏纸上,省掉了油墨费用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一长字会退掉,甚至消失。
电影院大概是觉得,反正也没有什么痴傻的汉子妹子会把好看的、浪漫的、幽默的、定情的电影票根久久存放吧?这个节约的“习惯”要是被拍婚纱照的学去就好了,十年后有好戏连台哇。
前年端午前后,有兄长设宴请于南市区(现在黄浦区)的一家老饭店吃饭(好味道记了两年),大快朵颐后,叫座上宾客慢慢分析,为啥这家饭店味道如此正宗?他一拍桌子,因为他们家不思进取呀!桌子是古旧的,墙壁是油腻的,服务员的态度是傲慢的,味道却还是老的,好吃极了。
嗯,不思进取在部分情况下也是极好的!看到那堆热敏纸上的空白,心里不是滋味,有一些还是见证了回去不了的重要日子,如今,再也想不起发生了什么。破镜还能重圆,可这堆负心的热敏纸,撕掉也不好,留着也没有大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