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上海的梅雨里,上海影城附近,行车每挪动一百米,都相当艰难。影迷孙小姐在咖啡馆,看黄牛三三两两或站或蹲。半小时后,她的闺蜜顶着一头湿漉漉,出现在她面前。上海电影节开幕以来,这样的场景,于这两位忠实影迷,已非第一遭。前一晚,她们在来上海影城的路上,堵了两个半小时。但孙小姐说,跟小伙伴闷在车里,你一句我一句地吐槽,似乎压根没有动摇过赴约的心愿。
王先生和张小姐这对恋人约好了在上海影城看《寒枝雀静》,孰料天降大雨。“一路上都能开船了。”王先生对着记者打趣,“这部是我好不容易托人买到的呢!”
《深夜食堂》放映当晚,天降大雨,工作人员以为会有很多影迷不会来了,但踏进放映厅的人,发现一千多个座位几乎全都坐满了。黑暗里拾级而上,雨夜里虔诚的上海影迷,叫人心头一暖。电影缓缓的温润的口吻,很快熨干了影迷们潮湿的怨气。很多观众安静地坐到字幕放映结束,亮灯后再度送上掌声。散场时有男孩打趣:“上海影城的乡亲们,举起你们的雨伞,你们还好吗?”逗乐了好多人。影迷们几乎完全忘记了之前堵车的不爽落,很多人像孙小姐一样拿着票根排着队找导演签名留念。
“糟糕的天气加上堵车,错失了开场,好在电影本身轻松流畅,少年的成长故事流畅温情……”社交媒体上,爱电影的孩子,也会像抱怨通宵排队的辛苦,或者难免网络抢票不成功的失落。但大雨和惊雷并没有退却他们爱电影的热忱。影城熙熙攘攘的人潮、高朋满座的金爵论坛、随处偶遇的大导演和大明星,还有现场办公耐心的组委会工作人员,组成了一个个让影迷心动的瞬间。
电影散场的时候,正是长长的刹车灯连成一串,照亮了不算宽阔的番禺路。
爱电影的上海,也是一道风景。
本报记者 孙佳音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