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为了印证上海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昨日,上海数家动画公司在电影节期间召开发布会,宣布年内新作。这不由让人联想起上世纪60年代,上海动画片的繁荣时期,《小蝌蚪找妈妈》《黑猫警长》《大闹天宫》曾勾勒出整整两代人的童年回忆。
有了高技术,有了好项目,上海的动画产业能否重燃曾经的辉煌?
项目优渥
昨日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动画片日”,多家动画公司发布了新片消息,其中,上海美影厂的《黑猫警长》大电影版、《犹太女孩在上海》系列第二部、以及米粒影业的12部动画大片的计划,都颇为引人注目。
米粒影业的《无敌乒乓兔》2016年即将上映,公司采用全球预售的方式,已经获得了千万美元级别的MG(保底分成)。公司另外的几部作品,《龙之谷2》《太空大冒险》等,已在米粒影业位于好莱坞的创作中心进行了3年的前期创作。
上海淘米动画公司出品的动漫品牌《赛尔号》系列,如今已到了第五部,并确认定档今年暑期。
技术领先
长久以来,动画技术一直是国内动画电影的短板,也是常年遭遇观众吐槽的最大软肋。但细心的影迷或许会发现,去年至今,“动画技术”成了国产动画片最大的宣传噱头。《熊出没3D》中绚烂的水中场景,《龙之谷:破晓奇兵》里的壮观画面,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这些国产动画的原创3D数字内容制作,全部在上海完成。
上海河马动画设计公司,是目前国内原创CG动画制片团队的龙头老大,他们目前已形成了超过220人的制作团队,年产3D立体动画电影3至4部,其中包括《超蛙战士》系列、《81号农场》系列、《绿林大冒险》等。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动画电影的后期渲染和制作,上海包揽了70%。
彭奇志副处长告诉记者,上海如今的动画渲染技术全国领先,在国际上也处于尖端行列,比肩韩国和日本,仅次于好莱坞。
还缺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技术上去了,内容能跟上吗?接受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承认,对于国产动画来说,如何找对故事,讲好故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卡通先生影业公司曾经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赛尔号》《洛克王国》《熊出没》等多部动画电影,被圈内称为金牌推手。面对业界诟病的国产动画“内容低幼”,公司创始人王磊说:“低幼定位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产品的打造。一些动画公司利用市场刚需,打造了一批低投入、低质量的产品。这在一张白纸的孩子面前,或许有票房成功的机会,但给家长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导致低幼动画在中国走入死局。”
就此,他提出了“合家欢”的动画理念,“中国动画和国际经典动画之间的最大差距,就是故事。有了富于想象力的故事,低幼动画同样能成为高水平的作品,同样会迎来商业的巨大成功,且具有持续性。”
《犹太女孩在上海》的编剧吴林说,中国动画要讲好故事,需要继承和发扬自身独特的艺术传统,融入民族特色,《犹太女孩在上海》取得不错反响也是如此。“在困难的时期,抱团取暖、战胜邪恶、赢得黎明,这种饱含强烈情感的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永恒的力量。好的动漫作品需要不断突破,尝试新颖、大胆的题材。”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