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灵机一动
1925年2月,东征开始了。3000多名黄埔军和9万陈炯明的部队拼杀起来。黄埔学生初出茅庐,却英勇无比,很快打到棉湖。
一天,蒋介石查获了滇桂军与林虎勾结的电报,隐约意识到广州方面不稳。蒋介石会同苏联顾问、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一商量,决定派人化装返回广州探听虚实。派谁去当侦察员呢?周恩来首先想到了陈赓。
“你马上过江,把广州的情况调查清楚。他们很可能要搞武装叛乱哩,要拯救广州!”周恩来说。“我一定完成任务。”陈赓很有把握地回答,“给我一身西服,我化化装。”
走出指挥部时,陈赓已经是学生装扮。在江边,他找到摆渡的船家。船至江心,两岸的军队突然隔江对射起来,枪声震耳,划船的姑娘吓得躲进船舱。船在江心漂泊,陈赓自己划了几下桨,不得要领,对姑娘说:“你别怕,不是朝我们开枪!”“先生,我不要你的钱,你坐别人的船走吧。”“小姑娘,子弹还远着呢。不信,我站着,你坐着划!子弹专打胆儿小的!”“真的么?”姑娘疑惑地摸到船桨,“朝哪儿划呀?”“向北,继续向北!”
陈赓混进了广州城,此时,广州已完全处于叛乱的滇军控制之中。陈赓在街上走着,警惕地望着路两边。受惊的商人匆匆忙忙把自己的货物运到外国租界和香港。敌人沿街散发反共反苏传单,彩色纸片在空中飞旋。陈赓灵机一动:这不是送来的通行证嘛!他装作系鞋带,蹲在一捆传单旁,拎起来就走。他假装散发传单的人,碰到戴红帽子的滇军搜查,就塞过去几张。3天里,竟然畅行无阻。他调查清楚了:留在城里的桂军总共只有守卫刘震寰司令部的近1000名士兵,其主力部署在北面铁路沿线靠近广州的各车站上。滇军在河南岛对岸的广州河岸上开始用沙袋堆成街垒和鹿寨……
他把侦察到的敌情绘在传单背面,准确地标明敌人部队位置和火力点,准备第二天返回指挥部,却出事了。当他经过惠爱中路时,路上涌来了滇军军官学校的队伍,“拿获共产党就地正法”的牌子在半空中摇晃,喊叫声、喝令声响成一片。人们穿过树木成行的街道四散跑开,只剩陈赓孤零零地站在马路中间。跑,无疑会暴露身份。于是他决心迎着他们走去。几个滇军喊他站住。陈赓停下来,目光直视他们。他还想冒充散传单的,可惜传单都撒光了。其中有个长着一双冷淡的棕眼珠的人上下打量起陈赓:“黄埔军校的吧?跟我们走吧!”
“我是高师的!”陈赓十分坦然,指指胸前早已别上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徽章,一口咬定,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棕眼珠直视着陈赓的脸:“高师的?你敢去对证?”“对证就对证,走!”陈赓知道,此刻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闯过一关是一关。两个滇军押着他来到高师门口。黑洞洞的枪口抵着他的腰,逃跑是不可能的。他想前去向门房打声招呼,被滇军的枪杆拦住了。陈赓并不畏惧。站着沉默不语,那是一种异常冷静的沉默。他心里暗想:“你们征服不了我,休想征服!”门房走过来,谨慎地迈着步子。当时杨、刘叛军在广州勒索筹款,贩烟开赌,无恶不作,人们对他们十分厌恶,都希望革命军早点胜利。所以门房一见陈赓英气勃勃,断定他是个“革命军”,嘴里连声说道:“是,是我校的……”陈赓就此脱险归来。
6月12日,东征军发动进攻。陈赓率领部队,迅速渡过珠江,一口气打到了北校场,杀得敌人溃不成军。杨希闵被打败了,他收拾残部,准备沿广九铁路退回到石龙。陈赓怎么肯让敌人逃跑。他一方面向周恩来、蒋介石报告战情,让其火速调派队伍增援围歼;一方面亲自带领自己的连队,到火车站侦察敌情。陈赓到火车站后,发现火车站的工人是同情革命军的,于是,他深入虎穴,乔装打扮与火车站的工人工会接上了头,指挥他们在最恰当的时机发动罢工。
逃命要紧,杨希闵的部队慌慌张张钻进了火车车厢。当陈赓得知援军已经到达后,马上与工人工会领导分头告诉各火车的司机和铁路工人,大家同时行动,顷刻间便四散逃跑一空,留下一车车的溃军目瞪口呆。等我军攻来时,敌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防御,有的车厢数百号敌人连车都来不及下就成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