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老是认为管码头的没什么大事情,国际邮轮停靠了,收费;国际邮轮开走了,再见。轻轻松松。其实也不是。邮轮港是标准的“窗口”单位,长年累月和千千万万游客打交道。
举个例子,一艘国际邮轮能容纳3000多名游客,某天要开航,邮轮事先通知游客分期分批到达邮轮港,第一批一点多到达,第二批两点多到达,第三批……但是,要出国游的游客心里激动,往往一点多钟都到达了,于是,并不宽敞的邮轮码头一下子涌入3000多人,闹闹嚷嚷,黑压压一大片。而邮轮港的码头作业部只有20多个人!
气氛顿时紧张!上下齐动员,总经理到码头,部主任到码头,保安到岗,志愿者赶紧戴上了绿色袖标……说好话,打招呼,送笑脸,大家共同维持秩序。只能批评迟到的游客,哪能批评早到呢?
游客候船一个小时,很正常;等两个小时,还能忍受;三个小时了还不安检,3000多游客立马骚动起来,坐不住了,要责问了:什么?游客还没有全部下船?那你们不能早一点赶他们下船吗?什么?邮轮在长江口碰到迷雾抛锚等候了3个多小时这才晚点?船上不是有卫星导航,照样开船嘛!
有一次,邮轮靠码头了,游客也下船了,可就是不让游客上船。游客火了,有个游客甚至用凳子砸玻璃门。广播立刻解释:各位旅客,邮轮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有些故障需要排除……
一个老游客大喊:不要捣浆糊!是碰到“船霸”了吧?
真的,真的是遭遇“船霸”。由于邮轮到达韩国济州岛时,茫茫大雾,船不能靠上去,等了好几个小时迷雾都不散。为安全起见,船长宣布:请游客谅解,本轮不能上济州岛了,这个项目取消。我们会按照规定赔偿游客……
不少游客顿时怒火中烧:你说不到济州岛就不上了?
邮轮方面解释:《游客须知》和《旅游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如果碰到了不可抗拒的因素,我们也是为了旅客的安全……
于是,船回到上海国际邮轮港,这些游客就在舱室里不走。服务员无法打扫,下面的游客无法上船。最后,船方只能妥协……
等邮轮拉响汽笛,解除艄缆,邮轮港的员工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候,他们才想起午饭没吃过,晚饭也没吃,喉咙沙哑了,力气使尽了。
我是5月9日上午8点到达国际邮轮港采访的,那天属于“偶然事件”,恰好两条巨型的邮轮都靠码头,一艘是“海洋水手”号,一艘是“赛琳娜”号,游客加起来有6500人。即使国际邮轮港公司全体员工扑上去,也只有160人。可是,在码头作业部的引导下,一切有条不紊:来来,要找出租车的这边排队;来来,领行李的请往右边走:来来,要到地铁3号线的,我们公司有免费大巴接送你们过去;来来,你的拉杆箱在那里,警犬闻了觉得有些问题,检验检疫局需要检查一下;来来,你和老伴走散了?不要着急,我们通过广播找人……刚刚接完6500位旅客,邮轮港的员工立刻跑步进入候船大厅,要上船的6000多位名旅客快到了……
我默默离开了邮轮港,不要轧闹猛了。
十日谈
行在上海
一个人的“维修法”,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