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站路,一节课
黄 惠
  黄 惠

  今年入梅的第一天下午,天空接近奶白色,中雨,我坐上了104路公交车。蜗行一小时,还有一站就要下车了,我示意坐在外座的陌生阿婆让一让,她浅浅一笑:“我也这站下车。”因为离车门仅一排的距离,所以我们就留在原座聊聊天。

  “雨蛮大哦,可能晚上会更大。”我说。“是啊。不过,雨大点也没啥问题,”她朝我送过来满意的表情:“上海这几年,下水道改造得真的很好,马路积水少了,有积水也会很快退掉的。你看,广东、贵州下大雨,多少结棍?就算黄浦江水比地面高也不怕——上海这个地方,老天爷还是蛮照顾的。”

  哟,老上海,懂经的。我暗忖着点头附和。阿婆看上去近七十岁,皮肤白净,身穿带暗花的黑色短袖上衣,微胖,讲话细柔,不紧不慢,流畅的上海话里可以捕捉到几个音节带宁波口音。阿婆说在南京,看到青壮年建筑工搬运沉重的建筑材料,打听下来一天工资300元,“他们一个月拿七八千不稀奇,钱是挣得到的。做这种活要花真力气,上海小人哪里肯做呀?你看那些擦大楼外墙的蜘蛛人,多少危险?他们拿再多工钱也是应该的。”

  我平时新闻看多了,脑子里已经把“中国大妈”固化了,然而,一个公交车上偶遇的普通上海老太太,以自己的视角谈市政、说历史、纵向横向评析经济现象,听着竟无一丝违和感。其实,有些细微的发现,有些生动的“市民经济学”倒是可以滋养专业人士的。

  “唉!现在的导向不大好。”从阿婆嘴里听到“导向”二字,我猛吃一惊。她接下话头:“电视里宣传赵薇一天赚60亿,总是讲明星、讲暴富,这个不对呀!一般人学不了呀!把人心态都弄坏了。应该多讲讲普通人怎么样勤奋工作。”说这话的当口,我们先后下了车,伴随着其他乘客的“是呀是呀”。阿婆可能没有学过新闻传播理论,可是,随口吐露的媒体素养,怎不叫人刮目相看?我已经在心里给她点了一连串赞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民生速递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武汉会战
   第A09版:武汉会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6版:资讯/市场之窗
浩子和他两个女儿
看电影
梵高的女人缘
为长期空置地出招
一站路,一节课
今宵灯谜
老街新店 (剪纸)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5一站路,一节课 2015-06-22 2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