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本市各区县对孩子入园有着较为严格的“条件准入”机制。这不是人为设置障碍,恰恰是为了保证入园的公平、公正和有序。之所以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入园难”,一是不符合入园的相关条件,二是期望通过择园来获得“更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在采访中,还有多位幼儿园园长提出,公建配套的不到位、不完善,也是加剧“入园难”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很多人购房越来越注重教育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但是由于不少小区配套幼儿园存在利益分割不均、产权界定不清等现象,很多开发商不愿交出配套园产权,幼儿园被挪作他用或高价出售出租,导致小区适龄幼儿无园可上或出现“天价园”。针对国务院出台的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相关的网调显示,50.5%的网友表示应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产权应当交归教育部门,杜绝挪用和挤占,从而确保小区配套托幼园所的同步建设和接收使用。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