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隧道”究竟是什么模样?美景与安全该如何兼顾?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专程前往实地探访。
“爱情隧道”有多美?
9月6日是工作日,但这天来到现场的记者看到“爱情隧道”仍有许多游客,其中还有特地从外地驱车来的。一位从安徽桐城来的游客告诉记者,“在网上看到照片觉得挺美的,想实地看看。”
现场更多的是周边大学的学生,“趁没开学就赶过来看看。”不过,几位大学生表示,“网上照片是专业摄影师拍的,现场看有点差距,但还是挺好看的。”
虽说和网上热炒的照片有些落差,但游客普遍认为“爱情隧道”名至实归。“这样的景色挺难得的,就像大自然和人类创作的结合。”一位周边居民描述道。
据这位居民介绍,现在还不是观赏的最佳时节,“开春的时候,这里特别美。”
据记者观察,仅上午10时-12时这两个小时里,1公里长的这段铁路就有近百人次的参观人流。
另一方面,与美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记者看见这段铁路两侧有不少游人留下的垃圾。铁路一侧的垃圾桶更是“扑扑满”,很多垃圾都堆在桶边上,场面颇不美观。
安全隐患知多少?
“爱情隧道”虽美,却暗藏安全隐患。附近的铁路管理员表示,游客逼停列车这样的事并非首次。
“这次主要是有人拍到传到网上了,之前早就不只一次两次了。”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这条铁路走红以后,每天人来人往,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谈到安全,这位大叔一摊手,“这是条铁路,火车速度多快?在铁路上玩,能安全吗?”
“在我看来,很多人都不懂‘法’。”这位工作人员表示,《铁路法》第五十一条明文规定:禁止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按律师的说法,逼停列车的行为,视情节严重甚至可追究刑事责任。游客进入“爱情隧道”就是违法的,逼停列车更是错上加错。“可是人那么多,我们也没法管。”这位管理员无奈地表示。
未来将何去何从?
记者现场探访时恰逢一列列车经过,铁路管理员提前15分钟鸣笛,并且大声提醒游客。然而直到列车抵达前的两三分钟仍有游客在铁路上徘徊,场面险象环生。
美景难负,安全堪忧,“爱情隧道”该何去何从呢?有关方面给出的方法是,减少列车的班次,多让列车在傍晚通过。
据了解,“爱情隧道”的使用单位是南京云台山硫铁矿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这条铁路是公司的运输线,出于游客安全考虑,他们已尽力采取清晨和晚上送货的方式,避免发生意外。
有网友支招提出,为了彻底安全,应该伐去两旁的树木,但这遭到市民的反对。而且,据铁路相关人员介绍,这里的行道树也并不是“你想砍就能砍的”,牵涉到很多部门,“这条路的使用权归属一家公司,但铁路本身属于铁路系统。砍树你得先问过林业局。这附近还有农田,还要问过附近居民。”
也有市民提出,能不能将这段路改为观光隧道?云台山硫铁矿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这段路是运输的‘生命线’,”出于企业利益考虑,不可能废弃;至于改建,“附近地段属于江宁地区,要建观光隧道首先要他们同意。”
“爱情隧道”的矛盾该如何解决,仍然在等待答案。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 实习生 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