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七宝中学的教职工中夫妻很多,如此成双成对的现象究竟该如何看待,说法似乎也不一致。在我的印象里,通常的做法是不提倡,理由是配偶同在一个单位,遇上什么事总不太方便,尤其是当了干部后,一般都要调走一个。
日前偶然遇到七宝中学的仇校长,无意中谈及此事,不料他挺兴奋,说他们教职工中确有54对夫妻,“很好嘛!”接着谈起了他的见解。
其一,这样有利于夫妻间的了解与互助,有利于坚持教育岗位,同心同德发扬红烛精神。大家都知道,教师这行业比较辛苦,下班时间不一定能保证不说,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负担较重。教师的配偶,由于不了解、不体会,往往容易发生矛盾和误会。倘若都从教了,甚至还在一个单位,什么都摊在面前,公开了,就容易公正公平对待;相互了解了,也容易相互体谅、关心和帮助,具体操作上还较别人容易安排。
其二,这样有利于把家庭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更直接更密切地挂起钩来,有利于树立“以校为家”的思想。夫妻都在一个学校,学校办得好不好,利益攸关,很自然地会关心学校的发展与成就。七宝中学还推行了一项政策,实行对教工子女入学的适当优惠。子女也进来了,学校更是自己的家了。于是,只有兢兢业业、全力以赴,把学校越办越好的道理,不会再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这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进退祸福都牵在一根线上,向心力与凝聚力无形中都增强了。
仇校长说,对这事一开始没想这么多。2008年,正好学校里有12对小夫妻结良缘,校方就出面办了一场集体婚礼,反响很好,学校这个大集体明显增添了“家”的氛围。到2012年,校内夫妻增加到54对,于是干脆举办了一次祝贺活动,喊出了“夫妻同林鸟,幸福在七中”的口号,大家更是兴奋愉快,54对夫妻就此成了一段佳话。
说到底,这其实是对校方管理的一种检验,检验校方对教职工队伍的态度。把学校办成个大家庭,让教职员工和谐融洽地相处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事,也不只是表现在形式上。否则,夫妻再多,心不往一处想,就是真的有血缘关系的兄弟还会“阋于墙”呢,更何况还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前鉴。
七中之所以有如此温暖融洽的局面,是和学校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措施分不开的。前几天教师节,学校举行了敬老爱幼、扶危济困一系列的活动,大家也都习惯地把老校长昵称为“海哥”了。
有人在微信上传帖子,替教师填一张表,内中有——“假名:灵魂工程师;别名:教育工作者;昵称:园丁;外号:蜡烛;经济学定义:低收入阶层;社会学定义:生存型生活者……”如此等等。嘲讽是肯定的,但我觉得教师自己就不必自我调侃了。在学校乃至教育界这个大家庭里,找到自己乃至家庭成员的一席之地,把聪明才智奉献给一代又一代人,也自有它的乐趣,七宝中学就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