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强大的兴趣力
朱晓昆
  朱晓昆

  昨天看到一则报道,一个放弃继承家族生意的90后小伙子,钟情并致力于气球艺术,不仅实现了自主创业,还在刚刚过去的9·3阅兵式上,策划参与了“气球放飞项目”。他沉迷气球是由于当年“看到由各色气球设计而成的缤纷世界,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想起前天也有新闻,说是一位近50岁的“大叔”,自46岁起为圆大学梦四次参加高考,其间分数曾经过线,但他放弃了,一直到今年考取上海海事大学的航海技术专业。原因是“对大海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能更近距离地去感受大海”。

  无论是小伙子还是大叔,无论是稚气的气球还是深远的大海,驱使他们离开别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生活轨道的,都是发自内心的强烈的兴趣。

  梁启超曾对兴趣的重要作用阐述道: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而艾森豪威尔也说过:一旦兴趣和雄心被唤起,一个人能超越自己心中认定的极限。

  兴趣显而易见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因为有了兴趣,就有了人生的快乐,而且快乐得自然、长远;有了兴趣,就有了人生的追求,而且追求得坚决、持久。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兴趣,也可能就有了人生的技能。“玩气球”的小伙还引来了风投,他现在梦想着制造出高质量的气球能出口国外。踏进校园的大叔也有了新的理想,毕业后去当几年海员。他们的人生就这样改变了。

  看到、想到这些,难免有些为现在的学生们担忧。在最能够天马行空幻想的中学时代,却容易被沉重的作业羁绊;在最能够将梦想引向现实的大学时代,却容易被散漫的作风耽搁。无法珍惜自己的兴趣,或者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是多么可惜啊。

  我们必须激发和保护兴趣力,对自己,对孩子们,都是这样。它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感受的推动,永远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在很多时候,它更可能是成功的起点。无所谓大小,无所谓高低,无所谓旁边人的看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新民眼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互动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救命廉价药须回归公益属性
强大的兴趣力
主随客便
不胜其扰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强大的兴趣力 2015-09-16 2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