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改委对东风日产开展的反垄断调查,历经一年多时间,最终认定2012年至2014年7月,东风日产通过下发商务规定、价格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等方式,严格限定17家经销商网上、电话和营业厅的整车报价以及最终成交价。可见,厂商之间达成并实施了固定汽车转售价格的垄断协议,此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排除、限制了相关市场的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此外,东风日产广州地区17家经销商自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在东风日产广州地区协力会组织之下,多次召开会议共谋,达成并实施了固定相关车型价格的垄断协议。此举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样排除、限制了相关市场的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两年来多起反垄断案表明,我国汽车市场价格垄断问题突出,社会反响强烈,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价格垄断涉生产厂家,既有整车企业,也有零部件企业;涉及的厂家,既有进口外商,也有国产中外合资车商;厂商的纵向垄断,既涉汽车经销商,也涉维修服务商;涉及的经销商,既有外资企业,也有合资企业,还有民营企业;染指垄断车型,既有奔驰、奥迪和克莱斯勒等豪华车,也有其他经济车型。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经销商在不足两年时间里已经领受超过20亿元的反垄断罚单,其中12家日本零配件企业罚金12亿元、奔驰3.5亿元,东风日产的1.233亿元罚金,仅次于奔驰。
众所周知,我国汽车市场已经很大,还将继续扩大。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反垄断调查执法将成为一种常态,汽车业反垄断将是反垄断执法中的一个重头戏。国家有关部门已正式启动“汽车业反垄断指南”(简称“指南”)的研究起草工作,“指南”将与《反垄断法》配套,对汽车业反垄断执法力度正在加强,趋于更加严格,商务部去年6月宣称,将审查包括汽车业内多领域的潜在垄断行为。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晔日前在天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指南”对汽车企业,不论是零部件供货商还是整车生产商,无论是汽车销售商,还是汽车维修服务商,都是非常必须的,“指南”给经营者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导与合理预期,使经营者主动遵守反垄断法,如果违反了反垄断法,就会遭遇反垄断调查,也许会遭受反垄断的民事诉讼;同时,“指南”促进执法透明度,以保障被调查企业的抗辩权。王晓晔同时指出:“指南”对消费者而言,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多家庭、那么多人购买汽车,如果发现汽车厂商涉嫌价格垄断,消费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到法院提起反垄断的民事诉讼。
我国启动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欧盟汽车法规的经验,欧盟在1985年就有这方面的法规,而且经过多次修订。欧盟这方面的规定,主要针对汽车零配件销售和汽车维修服务,因为零配件销售、汽车维修同消费者的关系尤为密切。交通运输部和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牵头制订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终稿已获通过,该“意见”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破除汽车厂商在维修领域的垄断,该意见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