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友人自驾出行遭遇尴尬事。
他的车买了2年多。去年机动车年检新政出台后,新车6年免检的说法,让他很高兴。没想到上周开车出沪,却在道口被交警拦下,不但要处罚,还要扣车,原因竟是车辆过期未检。
不是6年免检了吗?友人大惑不解,经过交警解释才明白,原来,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免检,而是符合条件的车辆免于“上线检测”。什么是“上线检测”呢?就是上检测线,对机动车尾气排放、侧滑、车速表、轴重、灯光、噪声、底盘、制动等9个项目进行检测。
新政出台后,新车6年内免“上线检测”,但仍需要每2年定期检验,在提供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者免征证明,处理完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后,向公安交管部门申请领取检验合格标志。
大呼上当的绝不止友人一个。一问之下,不少人都有类似的误解。眼下国庆将至,又逢自驾出行高峰,如果一大家子兴冲冲开到道口,却突被告知车辆未年检要扣车,罚200扣3分,无异于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不但出行计划泡汤,还要另想办法回程。
仔细想来,出现这种乌龙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解读不准确,二是提醒不及时。机动车年检对于不少车主来说是件挂心的麻烦事,所以新政出台后,许多媒体为吸引眼球,大都把标题做在了“新车6年免检”上。殊不知免检和免“上线检测”不同,绝不可简单省略。这样的题目铺天盖地,误导作用不可小觑,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新政的利好。
这种时候,如何通过及时提醒改变误读显得尤为重要。谁来提醒好呢?交警部门原本是最佳角色,但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今年初,上海交警推出5次交通违法短信提醒的便民措施,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机动车未登记联系方式,即便有,也存在手机号与车主不对应、手机号为空号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