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归功的话,这项政府许可取消的推动者还是李克强总理。9月16日的一次会议上,他放了狠话:“美甲师还用得着政府发资格证书吗?竟然还细分为五级!这种资质评价,本来应由市场去认可。”
如果说一些职业资格认证是必要的,那么也确有一些含金量不高、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和社会去认可的。那么,为什么一些地方和部门死死抓在手中不肯放呢?或许,这与以往计划体制下的管制思维和“全能政府”传统相关,但更为根本的是利益在作祟。可以说,在每项职业资格许可与认定的背后,无不是相关部门、培训机构的丰厚利益,是权力衍生出的一块大奶酪。
多年来的改革似乎印证了一个事实:要拨动权力的奶酪不太容易。这正是“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的深刻道理,也是改革必须破除的利益藩篱。
为了防止因权力被动与懈怠而阻滞改革推进,有必要在明确改革目标的前提下,以清单思维制定各项具体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并公之于众,接受监督,倒逼权力部门去实施。同时,建立改革的激励与责任机制,对那些在改革任务上被动拖延的地方和部门领导人进行严肃问责。
(上官酒瑞 刊今日新闻晨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