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过老式平房的人相信对这样东西一点也不陌生——煤球炉,在没有燃气、天然气的年代,老一辈的人都用它做饭,由于燃烧煤饼,煤球炉总是会产生冉冉炊烟,因此每到主妇们做饭的时间,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成了厨房重地,各种饭菜的香气包裹在煤饼燃烧的白烟中,仿佛各家主妇正进行着一场厨艺大赛。每当这时,四处玩耍的孩子们总是被香气“叫”回了家,围着炉子,看着妈妈或奶奶忙碌的身影,嘴里嘟囔着:“怎么还没好?”“什么时候能吃饭啦?”而这时候,主妇们则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家长里短起来,眼神却时不时关注着自家锅子里的情况……
这样的场景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仿佛历历在目,却只有在一些古镇的小弄堂里,还能看得见这样的场面。不过,坐在煤炉边的往往都是年迈的老人,他们安静地坐在一边,或是低头织着毛线,或是听着收音机晒着太阳……那画面是那样平静,总让我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自制的煤球炉并不是什么高档货,有些甚至是自家用铁皮桶制作而成的,但是每当看到煤球炉升起的白烟,就仿佛将我带回了儿时那简单又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