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快递实名制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赵志疆
  赵志疆

  今年10月22日到明年3月底,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安监总局等15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作为专项行动的一部分,在快递物流行业,寄运物品“先验视后封箱”、寄递物流活动“实名登记”、邮件快件X光机安检制度等,将被推动落实。

  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国内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经营许可的方式放开了民营快递业务,民营快递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给公众生活购物带来了巨大便利,但也因鱼龙混杂,出现了不少问题。

  揆诸报端,“毒快递”时有发生,有些甚至酿成了生命悲剧,至于违法违禁物品,更是时常假快递企业之手进行传播。究其原因,虽然《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验视制度,但出于效率和利益的考虑,快递公司往往对此“网开一面”。快递员揽件时大多只关注收件人信息,而疏于核实发件人信息。既不知道是谁寄出的邮件,也不知道邮件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运输环节出现的管理真空,不免给“毒快递”等留下可趁之机。

  从维护行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角度,落实验视制度、加快实名登记格外重要。当不少人对快递实名制议论纷纷的时候,这实际上只是规范行业秩序的一个方面——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不仅展望了快递市场前景,而且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就连不起眼的快递专用电动车,也因此有了国家标准。以此为背景,不难预料的是,快递实名制将会是一项常态的管理机制,而不会只是“一阵风”。

  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做大做强的基本保障,从无序竞争中一路走来,快递行业普遍存在低价竞争、同质服务等现象,这种粗放式管理不仅给公共安全留下隐患,而且也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每一次“毒快递”事件的发生,都不可避免会引起一定的消费恐慌,甚至使人对快递行业本身产生质疑。只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才能维护整个行业的利益。退一步说,对于快递企业及其员工来说,规范市场秩序本身也是一种安全的保障。

  快递实名制引发了不少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但这不足以成为拒绝实名制的理由——即使在没有实行实名制的时候,泄露、侵犯个人隐私的事也时有发生,快递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后台实名”避免客户信息暴露在外。比这更值得关注的是,快递企业不仅有责任核对个人信息,而且有义务对此进行全方位保护,快递实名制时代已经来临,有必要通过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快递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电力专版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名医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快递实名制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绿卡围城”
创业那点事儿
在民意中凝聚改革公约数
“买一送一”
影视剧的价值观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快递实名制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2015-10-28 2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