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遴选了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各个时期的雕塑精品的作者都是上海油画雕塑院建立时就入院的第一批艺术家,其中既有中国现代雕塑的奠基人、享有国际声誉的雕塑大家张充仁先生,毕业于国立艺专的李枫、陈道坦,也有应芊芊、王大进、李唐寿、伍时伟、严孟雄、张一波、卢琪辉、赵志荣、唐世储、严友人、吴慧明、王志强、刘巽发等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第二代雕塑家。雕塑的创作年代自抗战胜利直至本世纪,题材主要以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实生活为主。展览通过各个时期的典型作品反映了一段与时代记忆密切对应、与艺术发展史密切对应、相对完整的中国当代现实主义雕塑史。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上海油画雕塑院创作的很多雕塑作品都是集体创作或双人合作的。这一时期油雕院产生了众多油画雕塑名作,也成就了上海油画雕塑院在艺术创作界的盛名。此次展出的有著名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厂标《工农兵》雕塑、大型组雕《井冈星火》等历史名作,还有由原作者魏景山亲手恢复的著名油画《攻占总统府》的雕塑小稿。这些作品既具有革命现实主义的严谨和开阔的气势,典型化的艺术造型,同时也具备人性的温度和浪漫主义的情怀。一些艺术家个人创作的精品如张充仁的《齐白石像》《清溪》、陈道坦的《大庆人》、张一波的《鸡鸣时分》《练》、卢琪辉的《高原晨曦》、吴慧明的《欢乐大地》、唐世储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以及严友人创作的著名石膏像教材《码头工人》等,很多都曾在各类美展上获奖或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肖谷介绍,这样一个兼具历史性和艺术性的雕塑专题展览,既较为完整地梳理了上海油画雕塑院现实主义雕塑创作脉络,也展现了50年来上海油画雕塑院的现实主义雕塑创作的杰出成就。尤为难得的是,这个展览首次较为集中地展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创作的辉煌盛貌,弥补那一时期中国雕塑史史料匮乏的缺憾。今年适逢上海油画雕塑院建院50周年,这个展览是系列活动之一,既是对上海油雕院现实主义写实雕塑创作脉络的一次较为完整的梳理,同时也寄希望公众对这些充满着记忆和温度的雕塑作品有更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