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多年努力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栽培品种~~~
多年努力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栽培品种~~~
多年努力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栽培品种~~~
多年努力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栽培品种~~~
多年努力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栽培品种~~~
多年努力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栽培品种~~~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年努力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栽培品种
申城市民可吃上沪产猕猴桃
易蓉
  本报讯 (记者 易蓉)季节交替气温骤降感冒多发,补充维生素强健身体预防疾病尤为重要。在诸多营养食品中,猕猴桃尤为受到市民喜爱。昨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举办的健康与营养专题讲座上传出信息,上海交大农生学院植科系许文平博士联合上海农科院、上海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农夫果园(浦东航头)、上海板扎果业(金山廊下)等组成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引进和培育了系列适合本地栽培的猕猴桃品种,逐步形成了适宜上海本地的种植模式和采后贮藏技术体系,让老百姓能够吃上更新鲜、健康和实惠的“水果之王”。

  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研究中心曾进行过一项测试,发现在诸多水果中猕猴桃的营养价值综合排名第一。现在栽培的品种主要为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系列,每百克新鲜猕猴桃果肉平均含有200毫克维生素C,比柑橘高5倍以上,比苹果高20倍以上,且在人体中的利用率高达94%。

  水果市场上打着进口招牌的猕猴桃销售火爆,甚至有的“金果”一只就要10元。许文平看来,价格的参差不齐除了商家一些营销炒作,更多因为本土生产的猕猴桃产量无法满足老百姓巨大的消费需求造成——尽管中国是世界猕猴桃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但人均拥有量也不到1斤。“猕猴桃原产于我国,商业种植始于70年代,上海周边一些农户90年代开始栽种,但由于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本地产的猕猴桃栽培并没有形成足够大规模。”为了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许文平团队针对南方地区多雨、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透气性差等容易造成烂根和死树的问题,多年来不但升级栽培技术,种植的猕猴桃在上海已有一定的量产。与外省市猕猴桃产区相比,本地猕猴桃无需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贮藏,采摘时间晚,在树上积累养分的时间长,品质反而比外省早采果实的品质好。目前,上海交大与农夫果园合作的500亩猕猴桃产业基地已经用这种方式种植5年,今年果园产量达到425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2015世界互联网大会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媒界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申城市民可吃上沪产猕猴桃
食用猕猴桃“注意事项”
未来工程师大赛
“鱼浮灵”增氧不会致癌
上海市2016年义务教育 招生入学政策一季度公布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0申城市民可吃上沪产猕猴桃 2015-12-17 2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