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棒
匆匆下了飞机,平日里难得回上海的孙宇垒来不及卸下一身疲惫,径直去了朱行恒新小区爷爷奶奶的家。这样的80后如今已经不多见了,而在小孙家中,孝敬老人,充满爱心的接力棒已经传了四代,耳濡目染的积极、阳光的价值观让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正能量的“代言人”。
孙宇垒的爷爷——老孙已经八十多高龄,身为老党员,他在朱行红星村有口皆碑,正直、热情的老孙总是为身边的村民默默做着好事。十多年前,村里动拆迁,老孙第一个带头签字,并第一批搬到了恒信小区。小区里老人多,老孙报名做起了楼组长,每家每户摸情况,得知隔壁老人没人照顾,他就和爱人一起送上热饭热菜,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区巡逻、居委会通知,老孙总是第一个参与,积极协调,浓浓的暖意在楼道里传递。
老孙的言传身教也感染了儿子孙继权,作为亭林医院的院长,虽然事务繁忙,但是孙院长总是热情接待每一位求助的乡亲。金山区医疗资源较薄弱,他主动登门,诚意邀请30多位上海三甲医院的专家入驻亭医,短短数年形成了全区有名的“上海专家在亭医”的特色。推出志愿者服务、绿色通道、24小时热线的诸多措施,形成了“特诊服务在亭医”“满意服务在亭医”的品牌,医院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孙子孙宇垒学到了长辈的正直和责任心,在麻省理工学院深造,许多国际知名公司向他抛去橄榄枝,绿卡、优厚的待遇唾手可得。当院长的爸爸开口了:“宇垒,是中国培养了你,爸爸希望……”“爸爸,请您放心,我的心一直属于家乡,属于祖国!”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孙宇垒践行了当时的承诺。
正是这样的代代相传,让孙继权的一家充满了爱,也赢得了他人的信赖与尊重。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正是这样的一滴滴水,汇成了社会暖洋,诠释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大爱。
家训:教子德为先,身教胜言传
胡金万 姚丽华家庭
教育之家
普陀区胡金万家庭是一个立足社区、奉献社会的新时代家庭,该家庭获得过“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书香之家”称号。三次荣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一次获“十佳社区志愿者”称号。家里有3位高校教师,是邻里羡慕的教育之家。
胡金万从事政法教育工作多年,先后担任3所中学校长,任教华东政法大学25年,他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组织华政学生深入部队、社区,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使多名辍学儿童得以复学。他根据社区情况,帮助长风社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社区、学校、志愿者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成果显著,所在学校(社区)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学习型优秀家长学校”和“全国家庭教育示范社区”。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胡金万父子分别被“南京路上好八连”聘为名誉思想政治指导员和官兵艺术指导员、教师,为他们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书画艺术讲座,并自费3000元购买了150册哲理散文诗集《安魂赋》,送到八连官兵手里,编辑印刷《嫩竹新篁》,购买3300册《关心下一代》分别送到长风街道、文化馆、居委会以及华师大二附中、南京路上好八连和空军通讯营,用书籍这个文化使者传递文化,弘扬社会美德,深受广大市民和驻军部队的欢迎。
胡金万家庭成员人人好学。妻子姚丽华属于学者型知识女性,她长期从事英语教学教研工作,在英语教学理论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取得了显著成效。儿子胡炜是上海解放以后第一个中国画专业博士青年画家。儿媳三谷友见,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专攻油画,精通汉语。孙女胡裕佳绘画比赛两次获奖。这个教育之家在新时代散发出新的光彩!
家训:君子泰而不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