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有那么多好心的街坊邻居,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吕阿姨的老伴李发林告诉记者,今年6月,吕阿姨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且癌细胞已转移到全骨骼。
老夫妻家住浦东塘桥,膝下无子女。自吕阿姨生病后,买菜、烧菜、喂饭、料理日常起居,李老伯独自一人挑起了照顾老伴的重担。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7月底的一天,由于长期劳累,李老伯铺床时,不慎脚底打滑,一跤跌倒。这一摔让李老伯膝盖韧带拉伤,只能卧床静养。在老伴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意外受伤,令李老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都是我不中用!”老人语音哽咽。
几乎在“山穷水尽”时,406室的邻居许国晋阿姨知道了老人家中的困难。她二话不说,上门给两位老人做了热腾腾的饭菜,从此每天不再间断。“小许的妈妈有老年痴呆症,也需要她照顾,她还每天都把我们一日三餐都‘包’了……”
老人的治疗和配药怎么办?家住605室的白亚飞和1006室的李雪娣知道老人家需要帮助后,两人“主动揽活”,推着轮椅,带着老人一次次前往仁济医院、411医院配药、拍片、治疗,并且帮助办理好大病医保,解除老人的后顾之忧。
“大伏天里,她们推着轮椅送我老伴去看医生,送回来时她们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李老伯说,两位阿姨也都快70岁了,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
如今吕阿姨病情恶化只能住院治疗,李雪娣每天清晨3时起床,熬了菜粥送到医院给吕阿姨喝;中秋节,她还给吕阿姨送去月饼,并细心地切成极小块,便于食用。
除了每天送饭送菜、帮助配药、料理看病之外,邻居们时时鼓励着吕阿姨,“我们总是劝她,现在医疗水平这么发达,毛病总会好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白亚飞说,看到老人精神状态不好,盯着天花板发呆时,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逗她开心,哪怕老人只有一丝笑容,她也觉得宽慰了许多。
记者昨天联系了多名帮助过吕阿姨的“好心邻居”,可做了好事的他们似乎都不愿意露面,说得最多的是那句“这是应该的”。李老伯说,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邻居至少有十多位。
李老伯一直记录着“感恩明细账”。“9月12日上午,郑国金夫妇前来医院探望。”“9月14日,今早7时,李雪娣到医院,送来早饭。”……厚厚的笔记本上已写满了20多页,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自吕阿姨患病以来,邻居们贴心暖心的关怀。李老伯说:“虽然梅林看不见,但她一直拉着我的手跟我说,有这么多好心的邻居,她这辈子没有白活,就算走了也走得开心……”情到深处,李老伯潸然泪下。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