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数十个国家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艺术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也可能天差地别,但正如本届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所言,这才是文化合作交流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所在。
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外联局局长阿克巴罗夫在发言中着重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东方之音”音乐节的“海纳百川”,他特别提到,“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在各成员国和观察员国之间建立与发展互利的文化领域合作关系,这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打下了坚实有效的基础。
奥林匹亚戏剧节国际委员会主席希奥多罗斯·特尔佐布罗斯指出,在全球化浪潮下,戏剧正面临同质化,尤其是戏剧的商业属性,让戏剧家难以展现真正的思想和个性,而演员表演的同质化更明显,“从纽约到海参崴,人们看到的是大同小异的戏剧,看到了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实,但却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根,没有了熟知戏剧准则的演员。”因而,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繁荣,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