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陈佩芬青铜器论集》出版座谈会上,学者共忆这位青铜器研究专家~~~
《陈佩芬青铜器论集》出版座谈会上,学者共忆这位青铜器研究专家~~~
《陈佩芬青铜器论集》出版座谈会上,学者共忆这位青铜器研究专家~~~
《陈佩芬青铜器论集》出版座谈会上,学者共忆这位青铜器研究专家~~~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佩芬青铜器论集》出版座谈会上,学者共忆这位青铜器研究专家
“在这个世界上,她和青铜器是最亲的”
肖茜颖
■ 陈佩芬正在研究青铜器
  “在这个世界上,她和青铜器是最亲的。”在很多人眼中,已故青铜器研究专家陈佩芬一生兢兢业业,部分著作取得学界内突破性成就。昨日,在上海博物馆召开的《陈佩芬青铜器论集》出版座谈会上,文博专家学者共忆故人。该座谈会由上海博物馆、朵云轩集团、中西书局共同主办。

  学术著作取得突破性成就

  陈佩芬1935年出生,2013年辞世,曾担任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主任、副馆长。她的部分青铜器著作取得极高学术成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光裕认为,她为保护抢救文物做了许多。

  陈佩芬曾经的同事濮茅左称,青铜器研究的三大支柱是铭文、器形和纹饰。“过去几乎没有研究青铜器纹饰的编著,陈佩芬的《商周青铜器纹饰》是青铜器研究领域中第一部以纹饰为题的专著。”他介绍。

  她编著的《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上海博物馆藏品》是最全面地汇集了上海博物馆所藏青铜器的精品。为此,她从库房5000余件夏、商、周藏品中,精心挑选了600余件国家一、二级文物精品。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认为这是真实的学术成果。

  她在70岁时完成《中国青铜器辞典》,这是中国青铜器研究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

  高中没毕业的青铜器专家

  “谁能想到,一个高中都没读完的小姑娘,最后成为了中国的青铜器研究大家!”江西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彭适凡感叹。

  因为青铜器,他和陈佩芬相识三十载。他回忆,1952年,17岁的陈佩芬通过社会招募进入上海博物馆。由于小姑娘是个“白丁”,便从最基础的登记、造册、编目、建档等工作干起。1960年,好学的陈佩芬获得了跟随青铜器专家蒋大沂先生学习的机会。

  蒋先生每天用中午一小时给陈佩芬“开小灶”,每周休息天,她雷打不动地去蒋先生家上课。“蒋先生的上课方法很特别,都是让看完书后的陈佩芬讲,讲错了他指出。”彭适凡介绍。

  这样的学习持续了六年,“零基础”的陈佩芬读了《史记》、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以及大量的古代文献,文史知识逐渐提高。满师后,她又师从原上海博物馆馆长、中国青铜器研究泰斗马承源。彭适凡表示,“难得的是,她这一辈子始终没有停止学习。”

  退休后依旧埋头工作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陈佩芬很少有时间顾家,家人也都知道她始终把青铜器放在第一位。

  陈佩芬的儿子、曾任她助手的丁一民称,小时候他和弟弟都是由外婆带大,因为父母工作太忙了。

  “妈妈从不做家务,结婚前外婆做,后来我爸做,她回到家就是工作。”他称。

  1994年,陈佩芬的先生过世前特意叮嘱儿子,以后由他负责家务和照顾母亲。

  他介绍,母亲从2005年退休后基本还是写书、做研究,清晨6点起床,晚上10点休息,电视很少看。为了节约时间,她在家里没人做饭时,一锅炖解决一天的伙食。

  令丁一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唯一提出要求是想有张好的工作台。“本来想放在客厅里,但她要求离床近,醒来就可以工作,不要打断思路,所以最后摆在了卧室。”他特意指出。

  丁一民早先从事建筑设计,2005年起转行协助母亲从事青铜器的研究。他承认,“她的工作对我的影响非常深。”

  本报记者 肖茜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大购网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摩登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家装之窗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艺术家具专版
“在这个世界上,她和青铜器是最亲的”
为何争议这般大?
亦帅亦凡 似梦似真
收藏者还需谨慎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23“在这个世界上,她和青铜器是最亲的” 2016-10-28 2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