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一年看到百件青铜器,真品占3%~5%”~~~
“一年看到百件青铜器,真品占3%~5%”~~~
“一年看到百件青铜器,真品占3%~5%”~~~
“一年看到百件青铜器,真品占3%~5%”~~~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看到百件青铜器,真品占3%~5%”
收藏者还需谨慎
肖茜颖
  不少学者认为,《陈佩芬青铜器论集》中收录青铜器辨伪内容十分难得,对专业人士或是民间收藏都颇具意义。不过,青铜器研究专家陈佩芬的儿子、曾任她的助手丁一民提醒昨天:“一年看到的百件青铜器中真品占3%~5%,收藏者还需谨慎。”

  他介绍,从2005年开始,青铜器收藏逐渐为大家所关注,未来还会升温。

  据他观察,购买青铜器的群体目前都是社会精英,多为投资或者象征身份,真正注重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底蕴的大概为10%。

  他称,上海的消费群体较大,不过“水很深”。

  “在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是假货,我们一年可以看到百件青铜器,但真品占3%~5%。”他表示,因为青铜器为王室或贵族使用,流入民间的很少,真品多在博物馆,此外随着这两年青铜器在国外拍卖行拍出高价,国内不法商人也开始动“歪脑筋”,希望骗取暴利。

  他透露:“不止是青铜器,陶瓷、书画等古董文物市场都比较混乱,所以现在很难捡漏了。”

  在当下环境中,消费者想涉猎古董该注意什么?他建议,市民首先必须阅读专业人士出的专业书,千万不要被盗版书误导,百度上搜索的资料也很容易是假的;其次要多去博物馆看真品;最后,消费者在没有对文物非常熟的前提下,不要急着掏口袋,以青铜器为例,几万几十万根本买不到真品。

  本报记者 肖茜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大购网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摩登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家装之窗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艺术家具专版
“在这个世界上,她和青铜器是最亲的”
为何争议这般大?
亦帅亦凡 似梦似真
收藏者还需谨慎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23收藏者还需谨慎 2016-10-28 2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