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花钱当学叶澄衷
谢京辉
  谢京辉

  现在社会上有钱人多起来了,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容易受到侵蚀。尤其是那些家风不严的富二代、官二代,更是把钱不当回事,出现了花钱高消费、超消费的倾向,跑车、名表、豪宅、奢侈品成为其人生的追求目标。有钱本不是坏事,但乱花钱将坏了大事,这方面不妨从当年的上海滩“五金大王”叶澄衷身上学到钱该怎么花。

  叶澄衷是19世纪来上海滩最出名的商人,号称“五金大王”,17岁时在黄浦江靠摇舢板为生,一次有位洋商人在舢板上掉落了皮包,刚好被其捡到,包里有很多贵重物品,待洋商人返回时,叶澄衷完璧归赵,又拒绝重谢,洋商人被感动,教会其做五金生意。后来叶澄衷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上海滩首富。有了钱后,叶澄衷兴办学堂,捐置土地30亩,出白银10万两在上海虹口建立了“澄衷”学堂,李四光、胡适、钱君匋、竺可桢等都出自于该校;在家乡又建立了中兴学堂,培养出了邵逸夫、包玉刚等巨商;开办实业,涉及九大类,五金业、火油业、军需工业、钢铁与煤炭业、航运业、地皮业、火柴业、缫丝业、金融业等,其后人秉承其传统建成了叶家花园,也就是上海肺科医院的前身。叶澄衷离世上百年了,但他会花钱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其一,钱花得留名声。当年叶澄衷完全可以拿走皮包发横财,也有理由领取洋商人奖金。然而其不为所动,使人看到比钱更贵重的东西是诚信。讲诚信可能会损失一些眼前利益,长远看会赢得成功之机会,叶澄衷就是成功的例子,有了诚信也就会珍惜名声而不会乱花钱。

  其二,钱花得有价值。叶澄衷花钱有道,在于将钱惠民、造福于民,至今留下了许多精彩难忘的故事。虽然万贯家财可以传承后人,造就富二代、富三代,但这些后人未必能够成功,也可能害了这些后代,也坏了社会风气;有的人一年拼命挣钱,结果一天输在赌桌上;还有的有了钱不想诚实去挣钱,而是采取投机以小博大发大财,结果被骗落得人财两空。把钱用得有价值,才能够活出人生滋味,而非苦味、酸味。

  其三,钱花得有尊严。最近遇到一位80岁的老人,她对叶家花园的肺科医院印象深刻,从小看病到老,非常感念叶澄衷为其带来的福音。相反那些腰缠万贯的人在媒体上拼命晒钱,换的却不是尊严。这些年反腐倡廉一些大老虎、小苍蝇们有了上亿元的钱财,结果只能在牢房中受用,真是可悲之极。

  叶澄衷的成功不在于有钱而在于花钱,把钱花出价值,才能有尊严,才能被后辈所称道。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 /综合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家装之窗
不把科学家当“会计”
粗暴的“骗术”
共享经济应追求社会价值增量
“代”前三思
住口!
花钱当学叶澄衷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花钱当学叶澄衷 2017-02-17 2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